兩年前學習雅肯靜坐法的Fenya Su於今年十月參加了她首次長時間靜坐營- 雅肯北美遠距週末營。對於她自己最後決定參加此遠距營,深感慶幸。下面她的心得涵括: 活動前的準備、實際遠距的運用,提供了很棒的經驗,可供有意參加遠距營的靜坐者參考。
北美雅肯剛剛於十月下旬舉辦了第一次的遠距週末營,住在加拿大東岸的我有幸參與了這次活動,在北美志工群用心的規劃之下,三天課程圓滿結束,個人獲益良多。得知台灣雅肯即將於十一月舉辦遠距秋令營,應春熹邀請在此分享心得,供台灣學員參考。
看著女兒作畫的Fenya 攝影: Fenya兒子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雅肯的長時間靜坐營,參加前的心情可以說是相當的忐忑不安。一方面是當時的我已中斷靜坐三週,又從未嘗試三小時長時間靜坐,不確定自己是否能順利地與靜坐聲音共處;另一方面,練習雅肯二年多來從沒機會參加靜坐營,一直期待能有機會參加,卻因疫情關係無法成行。雖然歐洲已舉辦好幾場口碑不錯的線上靜坐營,但因為時差的關係無法配合。這次終於有適合自己時區的機會,當然得好好把握。
信任、開放、專注的互動
這次的北美靜坐營有三位來自挪威的資深講師以及一位現居紐約的講師。學員共有十位,其中四位來自北美東西岸不同時區,六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性別分布上男女各半,年齡則分散在20歲到60歲區間,學員組成在各面向上相當多元。為期三天的週末靜坐營,共有兩次的三小時長時間靜坐,每次靜坐完除了有分組輔導(guidance group)外,還有座談會(seminar)及一對一談天(buddy talk)。
在每次的三小時長時間靜坐結束後,學員回到線上(zoom)集合,由主持人簡短說明後進入分組討論(breakout room)。我們這組有一位帶領老師及四位學員,螢幕畫面切割成五個視窗,每位學員均開啟視訊並端坐在鏡頭前,別人發言時也能保持專注並適時地給予回饋。我自己本來在參加活動前對線上的討論方式存疑,擔心遠距形式會失去面對面的真實感而有礙學員間的開放討論。然而實際參與後,我發現breakout room提供的切割畫面給予老師及每個學員同等比例的顯示,每個人的臉部表情比親身討論更能清楚的展示在螢幕上,非但沒有影響學員間的互動,反而是在所有參與人員都開啟視訊的基礎下更有助於討論時的信任及專注。
兩個晚上的座談會進行方式也很有趣。先由zoom軟體將所有參與人員及老師群隨機分三組,各組利用五分鐘討論希望老師談話的重點或想要請教的問題,帶領老師再由這些提問中發表談話。談話後再次的討論相當熱烈,形式上不像是以往國際雅肯舉辦的Webinar(網路研討會)中由演講者自訂題目的訊息傳遞,比較像是開放性的座談會,有更多的互動及討論。我想這是因為所有學員都開啟攝影機,畫面上清楚顯示每個人的頭像,對講者而言,能更清楚的看到所有參與者的細部表情,對聽者而言,也由於視訊的臨場感使自己更專注。
夜間座談的啟發
在團體談話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學員提問要如何知道自己達到了輕鬆的心靈態度(Free mental attitude)?老師以翱翔的老鷹作為譬喻,老鷹順著氣流展開翅膀滑行,是完全不費力氣的。不論氣流是強是弱是順是逆,老鷹就只是展開雙翅、以最省力的方式順著當時的氣流翱翔著。氣流如同我們的心靈活動,老鷹的翅膀就像靜坐聲音,而自由翱翔的狀態不正是輕鬆的心靈態度?多麼精妙的比喻!試想若老鷹不顧氣流狀態而反向逆行,勢必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且可能徒勞無功,這不就是我們常常想要控制心靈活動而出現的煩燥疲累狀態嗎?
攝影: samimhasan007
這次的靜坐營,讓我重新溫習了雅肯靜坐的原則及要領,這些看似簡單的原則常常在靜坐一段時間後忘記,需要再度透過老師的帶領下自我提醒。長時間靜坐後的輔導,領航老師在學員的分享中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協助學員們詮釋各自心中的困擾,帶領學員進一步涵容(Contain)自己。更難得的是學員之間互信下給予彼此的回饋,來自資深學員對新學員的經驗分享,資深學員也能從新進學員的身上看到過去的自己進而發展出涵容的能力,這對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大的收穫。最值得開心的是,在這次週末營後,我又重拾規律的雅肯靜坐習慣。
雅肯遠距活動指南
另外在此次的遠距活動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份長達三頁的課前指南。文件中鉅細靡遺地列出個人事先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包括靜坐營期間如何減低外界的干擾、避免使用手機、社群軟體、電子郵件;與同住家人事先作好溝通並分享活動時間表,商請家人在這段時間內給予隱私並保持安靜;安排獨立的靜坐空間環境、舒適的坐椅;為尊重老師學員及保持良好互動,在線上視訊時應全程出席、不遲到早退;討論過程中不要任意移動並避免有家人在旁影響到討論品質。
對我個人來說,這些注意事項中最傷腦筋的就是要請家人在這段時間保持安靜。我有二個分別是9歲、15歲的小孩,週末是他們與朋友(激烈地)玩線上遊戲、聽(極大聲)音樂的時間,要他們保持安靜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幸好有先生、好友的協助,星期六幫忙帶孩子外出活動一整天,就只剩下週五半天、週日全天需請孩子控制音量。我在孩子的書桌前及廚房冰箱上分別貼上活動時間表,特別用螢光筆註記需要他們特別安靜的時段。活動前一週就開始預告,前三天再次提醒,活動前一晚最後柔性勸說,深怕這群猴子(誤)當天大鬧天宮。結果令我意外的是,三天活動下來孩子們竟然都能在註記的時段裏保持安靜,連本來咚咚咚的走路聲、碰碰碰的關門聲都沒有,這簡直是神蹟!我想是他們深感靜坐後的媽媽變得比較溫柔慈祥,所以願意努力配合吧(笑)。
我看了一下這次台灣雅肯的遠距秋令營的活動說明,其中與北美營最大的不同是提供學員在自家靜坐以外的選擇,志工群貼心地規劃位處陽明山幽謐的靜坐場地,除了能讓學員擁有獨立的靜坐空間,還可以與其他學員互動,共享山林間的散步談心。最令人羨慕的是每晚與創辦人賀倫博士的線上座談,這也是北美營中沒有的VIP享受。建議還沒有機會參加過靜坐營或者是像我之前一樣已暫停雅肯靜坐練習的學員們,好好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祝福大家都能像天空中的老鷹一樣自由地展翅翱翔。
作者: Fenya Su 特色圖片: 落羽松林 攝影: 陳清文
已學過者每年至少一次參加一週營,對促進靜坐技巧及效果的助益甚大,特別推薦近期長時間靜坐活動: 雅肯秋令營2021.11.11~11.15
想學雅肯靜坐嗎? 想學雅肯靜坐嗎? 請點選即將於11/29開課: 遠距初級週一晚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