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Torbjørn Hobbel 係雅肯高級靜坐老師,也是雅肯瑜伽學會顧問。2009年偕同賀倫(Are Holen, 雅肯靜坐創始人)合著”瑜伽 –呼吸與動作”,係以挪威文發行。該書業於2012年完成英文版翻譯並已出版,書名”靜心瑜伽 –身體、呼吸與心靈整合”。
最近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地對瑜伽體位法的學習風潮愈來愈盛。就和”靜坐”一樣,常常被用在很多不的方法間,”瑜伽”也常被人用在很多不同的事物上。想要在此一被廣泛應用的現象裡,有個對瑜伽更清晰且具體的概念,或許我們可以從瑜伽的學習以及其架構上的基本不同處來分辨。雅肯瑜伽主要在促進靜坐效果,也因此著重各種不同體位法如何能更促進靜心,成為其主要特色。以下我們將研討幾個重要議題,它們對於想要把雅肯靜坐和瑜伽互補運用的人,是很有用的。
雅肯曾在其若干出版品裡,說明各種靜坐方法的基本不同處,例如2007年所發行的”Acem Meditaiton: An Introductory Companion” (該書將於2012年11月發行中文版”靜坐行旅 –雅肯學習指引”)。靜坐裡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靈態度,以及是如何對待自然心靈活動等等,都是各種不同靜坐方法間的核心議題。雅肯靜坐的基本原則是以輕鬆的心靈態度默念靜坐聲音,同此之時,也要讓自然心靈活動順其自然,來來去去。這是一種非指令性的靜坐方法。而靜坐領域的另一端,還有一種專注的,或指令性的靜坐方法,主要是以能控制念頭,並須專注於其靜坐工具上。
不同的靜坐方法間,除了存在操作時的基本異同,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不同的方法產出的效果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近期的一些科學研究指出,非指令性的方法能使生理產生較為清楚的變化,而因此讓靜坐者在健康上及降低壓力上所獲得的效果更為顯著。
人們確知的是,不同的身體訓練可能也帶來不同的身心效果。射箭不在於鍛鍊身體,健行不在於練習衝刺,芭蕾和冰上曲棍球更是截然不同。西方世界缺乏為了靜心而做身體訓練的傳統,我們常是因為要對身心有好處,而參與運動,也更是為了要與人競爭或進步。對於有些人,運動裡的社交功能更是重要。這些都是去運動的良好理由,也對身體健康很重要。而在引進一些東方身體文化後,西方人對於以靜心為目的的身體活動也逐漸熟悉了,當然這不僅只是針對瑜伽而言。
70年代前,一個人假如對瑜伽感興趣時,幾乎是自然而然地,也會對靜坐感到興趣。這樣的情況雖然在現代還是存在著,但可能由於文化轉變,這兩者之間的連繫已經減少很多了。
雅肯瑜伽學會是挪威具有最悠久歷史的瑜伽學校。自1968年建立以來,已有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跟隨它的瑜伽教導。幾十年過去了,人們對於瑜伽的認知也隨著改變,其中尤以過去那種對瑜伽是一種靜心的認知的轉變最為顯著。
然而雅肯瑜伽學會迄今謹守雅肯靜坐與瑜伽間密切連繫的這個核心傳統。學會裡教導靜心瑜伽的原則,始終如一,並且兼顧瑜伽所帶來的身心健康。它的最高教導原則就是瑜伽體位法中的各種身體延展必須是在不強迫的基礎上進行。
今天這篇文章將不在此開宗明義地靜心瑜伽是如何做的? 有關這一部分在最近出版的書籍”靜心瑜伽 –身體、呼吸與心靈整合” (乃挪威原文書”瑜伽 –呼吸與動作的英文改寫版。編按: 2015年已發行中文版)有更詳盡的介紹。而最重要的靜心瑜伽守則就是不要強迫自己在動作中伸展極致,這和雅肯靜坐的最高原則:輕鬆、開放地默念聲音的心靈態度如出一轍。另外保持瑜伽的伸展和呼吸之間的自然協調也是靜心瑜伽的核心。
靜心瑜伽不僅對身體有所助益,也是一種良好的心理訓練,而且更是可以拿來和靜坐配合,以促進靜坐效果。Herbert Benson在1975年所出版的一本經典之作”鬆弛反應”裡描述,當人們受到某一種特別的刺激時,就會自動鬆弛。那刺激可以是眼前的美景、所愛的人說的一些好話、音樂或者藝術。Benson的這個發現,在雅肯靜坐裡以輕鬆默念靜坐聲音就能產生效果的現象上,表現得更加明顯。當我們以這種非指令性的靜坐方式靜坐時,整個身體與心靈都能自發地放鬆下來。
依據對這個鬆弛反應的原理,我們可以了解當以不強迫、不勉強的方式做瑜伽時,將啟動一種自發性的刺激而達到深沉的靜心。這種效果在持續的瑜伽伸展過程裡會逐漸增進,而且在完成整個瑜伽流程後,更為顯著。靜心瑜伽裡通常所做的最後一個姿勢 – 大休息式(sava asana),也就是整個人仰躺在地,除了讓各種念頭自然來去外,再也無需其他動作的姿勢,也是被視為瑜伽裡最重要的姿勢。仰躺在地的姿勢固然能帶來休息的感覺,但是當下一種清楚的靜心效果,則是在持續做完一連串瑜伽流程後才會出現的。
從事雅肯靜坐者如果能以自由的、不強迫的原則做完一個瑜伽流程後再來靜坐,將可以靜坐得更好。這也就是說,靜坐會更加深沉,過程裡也比較不受到抗拒感或緊張不安的干擾。我們認為,這種瑜伽深深符合印度瑜伽傳統的基本原則。
就在我們探討什麼是靜心瑜伽的今天,有許多瑜伽教導方式很難被視為傳統瑜伽,尤其是它們不再具有靜心效果。現今有各種瑜伽課程,源自南印度,是印度瑜伽、健身、武術及西方身體訓練的綜合體。這種綜合體的身體訓練方式主要是受到英國軍事訓練影響,而此英國軍事訓練方式則是受到20世紀初瑞典及丹麥的體育教師的啟發。愈來愈多的人批評這種或可稱之為健身瑜伽的身體鍛鍊方式,並且認為它們雖被稱為瑜伽,然實不應歸屬於傳統瑜伽之流。瑜伽裡最困難的體位往往需要好多年的練習,有些瑜伽練習者反因而一心一意只想要達到技巧的完美。這些我們都可以在網路上以及坊間的瑜伽書籍或雜誌上看到,上頭的瑜伽模特兒們,運用著運動員、特技演員、體操選手或專業舞者般的非常人身段,展現著瑜伽姿勢。
純粹的身體訓練當然有助於身體健康,然不在於達到靜心效果。本文主要是討論各種不同形式的身體鍛鍊與靜坐間的互動,而非判斷好壞。擁護健身瑜伽者可能會認為讓瑜伽做到像健身鍛鍊或現代伸展運動一般是很棒的。然而對那些期待從瑜伽上得到靜心,以促進自己的靜坐效果的人來說,或許會發現健身瑜伽並非那麼有效,尤其是在作瑜伽體位法,如果不具有敏感性,以及開放、自由的覺察時,更是如此。
跑步無疑對你有益,但剛跑完步的身體並不適宜馬上靜坐,建議最好再等候一段時間。相反的,持續做完一連串的靜心瑜伽後,身體狀況正適足以讓其後的靜坐釋放出深沉效果。這種瑜伽方式具有促進靜坐效果的直接輔助性質。在長時間的靜坐營裡,靜坐者得靜坐很長時間,這時候靜心瑜伽就可以提供非常有用的幫助,以促進靜坐者進入內在深度之旅。
更棒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靜心瑜伽提供更多的助益。它是一種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身體訓練。
雅肯靜心瑜伽課程,由經過挪威雅肯靜心瑜伽系統訓練的老師帶領。每單堂課都是一整套完整課程,從呼吸練習開始,有各類別(前彎、後彎、側彎、平衡及綜合等)體位法,並適時依動作進展加入靜心瑜伽各項原則。這樣的靜心瑜伽 是適合所有人,每堂課後回家容易自己操作,可落實於日常生活,為現代人帶來身心健康。
我們有實體課程,也有遠距課程。實體上課地點方便,離捷運松山新店線台電大樓站走路僅5分鐘。遠距課程不受空間限制,又有節省交通往返之便。請點選遠距課程 ,或實體課程 ,瀏覽詳細課程內容及報名資訊。
註釋
目前已有許多專業文章在檢視某些瑜伽派別所聲稱的效果的確實性。以下列舉近期的一些有關文章:
“The real roots of yoga” (Wendy Doniger, Sunday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 March 2011)
• “Yoga. Not as old as you think” (Meera Nanda, Open Indian magazine), 21 February 2011)
“Yogaboken –Bevegelse og pust” (Are Holen, and Torbjørn Hobbel, Dyade Press 2009)
“Meditative Yoga –intergrating body, breath and mind” (Are Holen, and Torbjørn Hobbel, Dyade Press 2012)
本文出處國際雅肯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