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內心有多接納,對生命開放的窗口就有多大
~ 記2021遠距秋令營
作者: 白嘉玲 特色圖片: 開向世界的窗口 攝影: Romain Pontida (flickr)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們互動的方式,拜現代科技之賜,雅肯遠在挪威的老師們,在無法橫越大洋親臨現場的限制下,仍可透過網路在線上與我們相遇。
台灣雅肯首度的線上靜坐營,就此展開。
因為是首次,所以在五天四夜靜坐營開始之前,志工們的線上工作會議已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直到所有流程都被詳細討論過,才能較安然的開始。感謝雅肯的志工們總是像鴨子划水般地默默做著該做的事,成就一次又一次的活動與圓滿。

此次靜坐營採取全程線上進行,但靜坐地點分成兩組,一組在自己安排的場所,另一組是仍想感受實體課程的夥伴們,在陽明山聖佳蘭修女院。雖然是線上靜坐,但該有的活動一樣都沒少,包括早上的瑜珈、3小時的長時間靜坐、靜坐輔導、散步聊天、夜間座談和聯誼活動一應俱全,甚至還多了臨睡前的自由聊天室,豐富性一如實體靜坐營。
開幕式的晚上,艾老師就以 ”自然心靈活動” 和 ”自我心靈活動” 兩者間的關係切入,幫助學員們了解它們不是分開的,而是要彼此和諧並存。不論當下是舒適輕鬆? 抑或坐立難安? 全都是雅肯靜坐重要的部分。靜坐聲音是提高我們敏感度的一個工具,默念的方式要盡量不干擾當下出現的心思意念或情緒,讓靜坐中的自然心靈活動更自由;而自然心靈活動雖然要自由,但也並非完全不受默念聲音的影響,如何讓兩者彼此接納、和諧共存,是雅肯靜坐看似單純實則幽微深邃的重要歷程。靜坐中不論出現怎樣的內心波動,就帶著這些自然流動的所有,繼續做著該做的事——溫和地默念靜坐聲音。一旦養成這樣的態度,帶到生活裡,就意味著不論生命發生什麼,不管情緒如何高張,我們仍能帶著當下的一切,如實去做該做的事。
生命不會完全照我們期待的腳本發展,總有太多的意外或不如預期,我們對自己內心有多接納,對生命開放的窗口就有多大,雅肯靜坐的影響,會如漣漪般地由內往外擴散,箇中微妙,真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靜坐中出現 “自然忘我”,也就是被自然心靈活動佔據而忘記要默念靜坐聲音,此時,可能會觸及我們個性較深層的部分,所謂的深層,未必和出現的內容或情緒有關,更可能是碰到連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的障礙,而產生坐不住的抗拒感,或者會不自覺的陷入專心默念聲音的態度,當我們意識到這種狀況,最好的應對就是盡量輕鬆溫和的回到靜坐聲音,學習以柔克剛。
靜坐營的長時間靜坐,是學習以柔克剛的好機會,因為時間長,自然心靈活動可能會和靜坐聲音衝撞,而產生強弱之間的彼此競爭,當自然心靈活動較強烈,我們要做的不是抗拒強者,但也不必被它吞噬。而是試著與其並存,練習與之妥協,讓強者自行趨緩,強弱漸趨和諧。這需要時間,所以靜坐營或雅肯學會的長時間靜坐是很值得參與的經驗。從靜坐中的練習進而延伸到生活,漸漸的,我們也能跟自己個性中較強和較弱的部分妥協,釋放彼此競爭的張力,讓心理騰出更多空間去發揮潛力,創造更積極的生活與人際關係。
蚌殼中的珍珠
長時間靜坐後的團體輔導,透過言語呈現靜坐中的體驗或問題。有時候這是一種挑戰,考驗我們有多接納真實的自己,也考驗自己究竟有多信任別人。坦露自我猶如蚌殼打開自己的殼,展現脆弱的內在是有風險的,任何一粒細沙都會讓自己痛徹心扉,一旦太痛就會緊閉雙殼。但有時候,冒險也會帶來極大的成果,言語的表達或許有其限制,或許會因美化而略失真實,但透過輔導老師的回應,心領神會之餘,會對自己有更多的看見,如果夠誠實,也會更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憾,帶著這樣的自己繼續走未來的路。別忘了,蚌殼中粗糙的沙子,在歲月的累積中會變成珍珠。

客製化的座談
靜坐營的夜間座談,是汲取雅肯精華的重要時刻,賀倫博士總是能針對學員們的各式提問侃侃而談,從靜坐中出現的顏色、靜坐中如何面對環境的干擾,靜坐對年輕人的幫助到權威議題的探討,以及自覺靜坐失敗的感受等等。賀倫彙整了大家在靜坐中的狀況,集結成座談的內容,這種量身打造的 ”客製化” 座談,跟一般純理論的講述很不同,因為整個內容都緊扣著我們的親身經驗,例如當我們自覺靜坐失敗,背後可能有期待靜坐成功的念頭,一旦沒如預期就有挫敗感。也有可能是生命議題中 ”自覺失敗” 的感覺藉此浮現,可能會有較強烈的情緒和眼淚。我們可以試著讓靜坐聲音與這些感覺並存,並放掉預設的期待,把失敗感視為一般來來去去的自然心靈活動,不必強化它,即使內在有聲音說:「你不會成功的」,也請不要聽從它,只要你不相信這種後設思想,它就無法影響你,你感覺失敗並不等於你真的失敗。靜坐中出現的任何想法或情緒都沒有好與壞之分,是我們的思維讓它們成為好的或不好的,當心理結構改變,我們看待人事物的態度也會隨之不同。
滴水穿石
雅肯經由靜坐歷程中來來去去的自然心靈活動消化殘餘,也透過靜坐輔導中的言語消化殘餘,此外,還有靜心瑜珈消化身體的殘餘,它對全人的幫助是在漸進隱微的過程中緩慢進行,只要願意每天規律的靜坐,或許在某個你不經意的片刻,會感受到這滴水穿石的巨大力量。不論是年輕人對生命目標的追求,或是中老年對人生的接納,在雅肯,相信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幫助。
賀倫博士提及 :「雅肯改變我們生命的,不是哲學或心理學的討論,而是我們靜坐中 ”做” 什麼。」思想和信念本身不會帶來改變,重要的是內心做什麼,才是改變的核心。
放眼世界,熙攘人潮中,願意用靜坐成長的人不多;而在眾多靜坐門派中,願意用雅肯靜坐的人更少,幸運如你我,能結識於雅肯,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機緣,願我們在靜坐中看見更多的自己和別人,用更真實的面貌走下去。
已是雅肯靜坐者嗎? 歡迎參加即將於5/13周五下班後開始的週末營,週末每天三小時的長時間靜坐及之後的分組輔導、walk and talk,靜心瑜伽、團體靜坐、夜間座談、聯誼活動,樣樣俱全,透過量子間的互動撞擊,即使是線上,依然產生彼此身心連結,帶來力量。詳細課程資訊,請點選雅肯週末營2022.5.13~5.15 。
或者這個夏天來北歐參加為期一週的夏令營(附有初級課程)。
還沒學過靜坐冥想嗎? 請點選學習雅肯靜坐法,填寫你想要上課的時間,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
作者: 白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