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雅肯靜坐者嗎? 歡迎參加即將於5/13周五下班後開始的週末營,週末每天三小時的長時間靜坐及之後的分組輔導、walk and talk,靜心瑜伽、團體靜坐、夜間座談、聯誼活動,樣樣俱全,透過量子間的互動撞擊,即使是線上,依然產生彼此身心連結,帶來力量。詳細課程資訊,請點選雅肯週末營2022.5.13~5.15 。
Christopher Grøndahl是挪威小說家及劇作家,所寫電影Nokas得過The Norweg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Haugesund(相當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他也是雅肯高級靜坐老師,定於8月29日週六台灣時間晚間10點主持視訊講座(webinar),從電影到真實人生,與我們一起探討"如何重寫人生劇本"。
此視訊講座不收費,是對全世界所有人公開,講後也提供問與答時間,歡迎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聽講!
視訊講座參加方式: 請點選國際雅肯活動連結後,訂閱國際雅肯電子訊息(subscribe to eNews)即可。
一直期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為一個自由自在心無罣礙的人,心中能無比寬廣無比清明,雖然不知道要幾輩子才能企及,但是雅肯強調的輕鬆的心靈態度,初識時覺得虛無飄渺,難以拿捏,但by just do it,就讓我不費吹灰之力的體會到了。雖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知道規律的靜坐,會是我向自在之路邁進,最輕鬆的選擇。
一項最近的研究( Chaix, Alvarez-Lopez et al., 2017),由數所法國與美國大學共同合作,此研究比較了18位靜坐者與20位非靜坐者。這些靜坐者均至少有10年以上的靜坐經驗,每天靜坐時間至少30分鐘,且均參加過至少3次的靜坐營。在這個研究中,研究團隊採用簡單的血液檢測,而非檢視其大腦情況。研究者用DNA甲基化的程度來觀察其基因老化的程度(譯者按:DNA甲基化的程度可以用來估計年齡)。已知隨著年齡增長,DNA甲基化的程度也會增加,這跟較高的疾病風險(包括認知障礙)有關。在本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靜坐者會免於受到表觀遺傳老化的影響,如同預期,在對照組中(非靜坐者),隨著年齡增長,甲基化程度(基因老化程度)也增高。根據研究,多年的規律靜坐,是一個降低老化對身體細胞影響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會減少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更年輕的細胞
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有一套我們完整的基因組(存在染色體中),這些基因也會受到各種老化的影響,甚至連靜坐似乎對對基因老化也會產生改變。早在數年前,人們便已知壓力會加速細胞老化的過程,因為壓力會造成端粒的縮短。(譯者按:DNA每次進行複製,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將走向凋亡。因此,端粒和細胞老化有明顯的關係。) 端粒為染色體末端的蛋白質複合體,樣子看似帽子/蓋子的構造,可以保護染色體的末端。這項發現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教授及其他人,贏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獎。端粒越短,各種疾病與死亡的風險就更高。年齡、生活中的壓力都會加速端粒變短(Epel, Blackburn et al., 2004)。2009年,同一組研究團隊發現,靜坐可以抑制端粒的變短及細胞的老化(Epel, Daubenmier et al., 2009)。2016年,西班牙的一組研究團隊,有一項新發現:所採的靜坐法,若接受心思意念自由來去、不禁止負面情緒或想法的自然發生,研究發現,這類靜坐法對端粒及細胞老化的保護效果特別有效 (Alda, Puebla-Guedea et al., 2016)。這項研究結果,符合雅肯靜坐所採行的靜坐方法,也驗證雅肯靜坐對減輕壓力的效果。雅肯靜坐強調接受所有的情緒與想法,也不會去排除或嘗試主動的改變它們。
老年人腦功能退化是正常發展的一部份,對有些人而言,其退化速度會比正常速度更快些,這就是所謂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這還不算是癡呆,雖然有可能會漸進式的發展成所謂的癡呆。許多研究者正努力找尋非藥物的方法,希望讓認知功能障礙速度趨緩,不至於最後變成癡呆,甚或希望能逆轉這個過程或是希望能重新恢復ㄧ些原已喪失的功能。一個似乎有效果的非藥物方法之一就是運動,此外,許多論文指出,由於靜坐可加強專注力及認知功能,也許是諸多方法中,能達到我們期待的有效方法 (Dresler, Sandberg et al., 2013)。以上是現行的研究領域,雖然尚未有大的、突破性的研究被發表出來,預計未來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