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而坐

近代腦神經科學的發達,打開了靜坐冥想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褪去宗教的色彩。愈來愈多人學習靜坐冥想,已從以往的自然形式的靜坐冥想,也就是講求平靜祥和的心理狀態,更是來到了講求多樣目標的靜坐冥想。

多樣目標:

  1. 想要體會某種特殊心境或是心靈狀態;
  2. 為了持續地改善個人的健康、促進個性成長,或是增進個人的能力,以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事務。

這樣的多樣目標也間接點出了各種靜坐方法的不同,以及帶來的靜坐效益。

就第一種目標而言,靜坐本身就是目的,學習者大致是順從指導者指示,以體驗導向,積極投入帶來平靜祥和,或某種特殊心境的靜坐裡,期待目標實現。

相較於前面體驗導向,第二種靜坐的目標則是強調靜坐的功能及效益,重視靜坐如何改變個人內在性格,以及增進面對生活的能力。此種「蛻變導向」,將靜坐是為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經由每日規律靜坐習慣,以及逐漸瞭解內在心理架構過程,。而達成在健康、工作、人際關係等方面的成長。此種方法是以漸進而溫和的持續調整的過程,故稱「蛻變導向」。雅肯靜坐即是屬於此種導向的靜坐模式。

無論是想要身心放鬆、恢復精力,或者個人心理成長,都可以從雅肯靜坐法,各取所需,獲得助益!

綜觀時下各種靜坐法,體驗導向似乎要比蛻變導向來得普遍而常見。這麼多種的靜坐法,挑選的原則是以能夠讓自己持續做下去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為持續下去,才能讓我們實實在在地生活。

來自北歐的雅肯靜坐法,以現代心理學發展為基礎,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簡單易學。有完整的教學體系,與你一起走在成長之路上。五人就可成班開課。

近期將有實體初級課程於三月裡陸續開課:

平日週五下午班: 上課日期3/10、3/17、3/24、3/31、4/7, 每周五14:00-16:30,請點選課程名稱,瀏覽詳細課程及報名資訊。

假日週六下午班: 上課日期 3/11、3/18、4/08、4/15、4/29,每周六14:00-16:30,請點選課程名稱,瀏覽詳細課程及報名資訊。

平日週四晚上班: 上課日期3/16,3/23,3/30,4/6,4/1 ,每周四19:00-21:30,請點選課程名稱,瀏覽詳細課程及報名資訊。

又以上課程時間如尚未有合適者,請點選學習雅肯靜坐法,填寫你想要上課的時間,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 

編撰: 呂春熹 特色圖片: 使君有心 提供者: 陳清文

線上的心靈交會

對自己內心有多接納,對生命開放的窗口就有多大

~ 記2021遠距秋令營

作者: 白嘉玲 特色圖片: 開向世界的窗口 攝影: Romain Pontida (flickr)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們互動的方式,拜現代科技之賜,雅肯遠在挪威的老師們,在無法橫越大洋親臨現場的限制下,仍可透過網路在線上與我們相遇。

台灣雅肯首度的線上靜坐營,就此展開。

因為是首次,所以在五天四夜靜坐營開始之前,志工們的線上工作會議已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直到所有流程都被詳細討論過,才能較安然的開始。感謝雅肯的志工們總是像鴨子划水般地默默做著該做的事,成就一次又一次的活動與圓滿。

線上的心靈相會 攝影: Joy Lu

此次靜坐營採取全程線上進行,但靜坐地點分成兩組,一組在自己安排的場所,另一組是仍想感受實體課程的夥伴們,在陽明山聖佳蘭修女院。雖然是線上靜坐,但該有的活動一樣都沒少,包括早上的瑜珈、3小時的長時間靜坐、靜坐輔導、散步聊天、夜間座談和聯誼活動一應俱全,甚至還多了臨睡前的自由聊天室,豐富性一如實體靜坐營。

開幕式的晚上,艾老師就以 ”自然心靈活動” 和 ”自我心靈活動” 兩者間的關係切入,幫助學員們了解它們不是分開的,而是要彼此和諧並存。不論當下是舒適輕鬆? 抑或坐立難安? 全都是雅肯靜坐重要的部分。靜坐聲音是提高我們敏感度的一個工具,默念的方式要盡量不干擾當下出現的心思意念或情緒,讓靜坐中的自然心靈活動更自由;而自然心靈活動雖然要自由,但也並非完全不受默念聲音的影響,如何讓兩者彼此接納、和諧共存,是雅肯靜坐看似單純實則幽微深邃的重要歷程。靜坐中不論出現怎樣的內心波動,就帶著這些自然流動的所有,繼續做著該做的事——溫和地默念靜坐聲音。一旦養成這樣的態度,帶到生活裡,就意味著不論生命發生什麼,不管情緒如何高張,我們仍能帶著當下的一切,如實去做該做的事。

生命不會完全照我們期待的腳本發展,總有太多的意外或不如預期,我們對自己內心有多接納,對生命開放的窗口就有多大,雅肯靜坐的影響,會如漣漪般地由內往外擴散,箇中微妙,真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靜坐中出現 “自然忘我”,也就是被自然心靈活動佔據而忘記要默念靜坐聲音,此時,可能會觸及我們個性較深層的部分,所謂的深層,未必和出現的內容或情緒有關,更可能是碰到連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的障礙,而產生坐不住的抗拒感,或者會不自覺的陷入專心默念聲音的態度,當我們意識到這種狀況,最好的應對就是盡量輕鬆溫和的回到靜坐聲音,學習以柔克剛。

靜坐營的長時間靜坐,是學習以柔克剛的好機會,因為時間長,自然心靈活動可能會和靜坐聲音衝撞,而產生強弱之間的彼此競爭,當自然心靈活動較強烈,我們要做的不是抗拒強者,但也不必被它吞噬。而是試著與其並存,練習與之妥協,讓強者自行趨緩,強弱漸趨和諧。這需要時間,所以靜坐營或雅肯學會的長時間靜坐是很值得參與的經驗。從靜坐中的練習進而延伸到生活,漸漸的,我們也能跟自己個性中較強和較弱的部分妥協,釋放彼此競爭的張力,讓心理騰出更多空間去發揮潛力,創造更積極的生活與人際關係。

蚌殼中的珍珠

長時間靜坐後的團體輔導,透過言語呈現靜坐中的體驗或問題。有時候這是一種挑戰,考驗我們有多接納真實的自己,也考驗自己究竟有多信任別人。坦露自我猶如蚌殼打開自己的殼,展現脆弱的內在是有風險的,任何一粒細沙都會讓自己痛徹心扉,一旦太痛就會緊閉雙殼。但有時候,冒險也會帶來極大的成果,言語的表達或許有其限制,或許會因美化而略失真實,但透過輔導老師的回應,心領神會之餘,會對自己有更多的看見,如果夠誠實,也會更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憾,帶著這樣的自己繼續走未來的路。別忘了,蚌殼中粗糙的沙子,在歲月的累積中會變成珍珠。

蚌殼中粗糙的沙子,在歲月的累積中會變成珍珠 攝影: Dianne (flickr)

客製化的座談

靜坐營的夜間座談,是汲取雅肯精華的重要時刻,賀倫博士總是能針對學員們的各式提問侃侃而談,從靜坐中出現的顏色、靜坐中如何面對環境的干擾,靜坐對年輕人的幫助到權威議題的探討,以及自覺靜坐失敗的感受等等。賀倫彙整了大家在靜坐中的狀況,集結成座談的內容,這種量身打造的 ”客製化” 座談,跟一般純理論的講述很不同,因為整個內容都緊扣著我們的親身經驗,例如當我們自覺靜坐失敗,背後可能有期待靜坐成功的念頭,一旦沒如預期就有挫敗感。也有可能是生命議題中 ”自覺失敗” 的感覺藉此浮現,可能會有較強烈的情緒和眼淚。我們可以試著讓靜坐聲音與這些感覺並存,並放掉預設的期待,把失敗感視為一般來來去去的自然心靈活動,不必強化它,即使內在有聲音說:「你不會成功的」,也請不要聽從它,只要你不相信這種後設思想,它就無法影響你,你感覺失敗並不等於你真的失敗。靜坐中出現的任何想法或情緒都沒有好與壞之分,是我們的思維讓它們成為好的或不好的,當心理結構改變,我們看待人事物的態度也會隨之不同。

滴水穿石

雅肯經由靜坐歷程中來來去去的自然心靈活動消化殘餘,也透過靜坐輔導中的言語消化殘餘,此外,還有靜心瑜珈消化身體的殘餘,它對全人的幫助是在漸進隱微的過程中緩慢進行,只要願意每天規律的靜坐,或許在某個你不經意的片刻,會感受到這滴水穿石的巨大力量。不論是年輕人對生命目標的追求,或是中老年對人生的接納,在雅肯,相信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幫助。

賀倫博士提及 :「雅肯改變我們生命的,不是哲學或心理學的討論,而是我們靜坐中 ”做” 什麼。」思想和信念本身不會帶來改變,重要的是內心做什麼,才是改變的核心。

放眼世界,熙攘人潮中,願意用靜坐成長的人不多;而在眾多靜坐門派中,願意用雅肯靜坐的人更少,幸運如你我,能結識於雅肯,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機緣,願我們在靜坐中看見更多的自己和別人,用更真實的面貌走下去。

已是雅肯靜坐者嗎? 歡迎參加即將於5/13周五下班後開始的週末營,週末每天三小時的長時間靜坐及之後的分組輔導、walk and talk,靜心瑜伽、團體靜坐、夜間座談、聯誼活動,樣樣俱全,透過量子間的互動撞擊,即使是線上,依然產生彼此身心連結,帶來力量。詳細課程資訊,請點選雅肯週末營2022.5.13~5.15

或者這個夏天來北歐參加為期一週的夏令營(附有初級課程)。

還沒學過靜坐冥想嗎? 請點選學習雅肯靜坐法,填寫你想要上課的時間,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 

作者: 白嘉玲

回顧與前瞻

好的身心靈的學習方法,需要不同世代的靜坐者,一棒接一棒,才能久遠地影響人心,對世界有幫助。

2016年夏天雅肯世界大會在西班牙庇里牛斯山麓舉行,約460位雅肯靜坐者從世界各地前來參加。大會即將結束時,一位年輕的雅肯靜坐者(Elisebath Heimdal Wærsted)在結業式上做出以下結語。內容連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結了上一代、現代與未來世代。視野廣闊,就算不是雅肯靜坐者,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讀後也將心有戚戚焉。

這個世界大會是雅肯50週年慶的最高潮。50週年慶典是從今年1/27雅肯世界靜坐日開始,那天世界各地有很多靜坐者相約一起靜坐,來紀念雅肯在1966的這天由一群奧斯陸大學生創立。在巴塞隆納,柏林,卑爾根,漢堡,紐約,台北,新德里,奧斯陸,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等等各大城市的雅肯靜坐者,在這天一起坐下來,閉起眼睛,輕鬆默念靜坐聲音。meditate around the world 修改後

週年慶固然一個要回顧的日子,但更是一個該往前瞻的日子。在這個世界大會的開業式,艾皓德說,這是開啟新的一章。既然現在大會快結束,我以為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開啟的新的一章是什麼,也是很有意義的。 自今50年後,在雅肯的100週年慶將會是如何呢?

那年將是2066年,光說數字就覺得抽象、很未來學,也覺得是好久以後的事吧。 此問題引起另一個問題:這個世界在2066年會是個什麼樣的光景呢? 我外公生於1913年。他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卻從來沒學會開車。這車最後是由他們的孩子們偶爾開著到處去。

我的女兒可能這輩子都不用學開車,如果自動駕駛車,如預測的,變成流通的工具的話。 這樣的改變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其實很難說,我們只能想像情節。 在2066年或再早一點,我們或許可以在上下班的時間裡,坐在自己的車上靜坐;或者在長時間旅途上,同時作著長時間靜坐,如果那時的車子夠舒適的話。也或許我們可以在一處虛擬靜坐營裡一起靜坐,而無需大家遠途跋涉,就能聚在一起。 未來應會有更多科學研究的證明,而使靜坐變成生活中的主流或必需。各大公司只願雇請有靜坐習慣的人。

在此想像著這些科技及將來的一些未知的改變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時的我,卻也覺得很安心,因為雅肯靜坐是無時間性的。

靜坐圖一男

未來世界不管將如何連結,沒有人可以幫你靜坐,你必須自己去坐。你或許可以下載靜坐應用程式,它可催促你去靜坐,或做到讓你可以去向其他靜坐者吹牛你多常坐,又能坐到多久;又或者讓你利用它而得到靜坐輔導機會,但無論如何,靜坐這回事你都得自己去坐下來做的。

剛說的是有關科技的,另外還有關社會的部分,是我個人覺得更難想像。2066年全球政治將變得如何? 這困難也許是因為各大媒體那種持續地、自發性專注地報導最新頭條新聞,以致讓人難於脫離現實。 歐洲會不會分裂? 難民危機如何解決? 全球氣候將如何變化? 這些議題都非常複雜,也很怪異。需要許多來自各方不同的探究,不幸的是,傳播不實訊息是這麼容易,甚至似乎比傳播事實更容易。 也因此社會變得更容易被分歧,成為兩極,人們也因此更容易被恐懼與無知所驅使。

雅肯該如何與這樣的世界互動呢? 靜坐體驗與輕鬆的心靈態度讓跨越界限變得可能;它為更開放,好奇與踏實的心態鋪路。 不用像目前世界某些地方的戰士一樣,為防衛自己的信念去攻擊他人。我們比較像童子軍,不用努力地去說誰對誰錯,而是預備好隨時能調整意見。我們並非無知,而是隨時也能為必要時戰鬥。這樣的方式在於我們確實能即時質疑自己,例如說,由文化所造成的態度與習性。

雖然雅肯組織是中性的,但它也是一種文化脈動,會引發某些人的挑釁,有如在長時間靜坐營裡,它的方法可以挑動人們內在的東西。 我們的靜坐方法確實是全球性的,與文化,宗教及政治信仰無關。然而,此靜坐方法ㄧ樣地用在世界各地時,那些因靜坐而浮現至表面的議題,卻是受不同的國籍與個人歷史所影響,例如,在德國,戰爭已是一種世代移轉的議題。 靜坐內容不僅受文化影響,也受我們如何吸收學生或教學所影響。事實上,雖然很多因靜坐實踐所產生的議題或許可能會不同,但人人所使用的方法卻是一致。

雅肯是個國際組織,雖有強烈的斯堪地那維亞的根源,但同時又具有高密度的地區性特色,是由來自16個國家的靜坐者、帶領員、靜坐老師們組成的社群。我們都彼此都需要去融合對方的地方性文化或當地習俗,以免分裂。

雅肯靜坐方法是無時間性,也是全球性,它帶給現代人所需的休息,無論是日常生活或靜坐營裡,我相信,它也會存在於未來。 雅肯組織已為未來有所準備,但我們面對人口學的挑戰,與現在西方世界面對的問題ㄧ樣。嬰兒潮已退,我們都將活得更長,也須工作更長,我們必須以少勝多,至少在人力資源上是如此。. 雅肯立基於志願工作,相信大家在此地,都看到雅肯是輛好車,但再看看清楚,它其實也已老舊,即使是有著羅斯萊斯的品質。 誰將會在未來駕駛著它,誰會為它加油,磨光,或冬天來時換輪胎呢?

雅肯永遠不可能變成ㄧ輛自動駕駛車,正如我剛才說,因為沒人可以為你靜坐。同樣的原理,沒人會幫你讓雅肯永遠為你而活。 我們花了50年發展,促進此靜坐方法,讓人們與鬆弛,恢復精力及內在成長的可能性接觸,這是雅肯在1966年的遠見。

Hands Planting Small Tree with roots in a garden on green background

當你旅途結束到家了,如果你認為我們的視野值得推廣,我請你們想想,現在的我們能為2066年的雅肯週年慶做些什麼? 這是對你的呼籲,想想你能為這輛車未來能繼續行駛著,而做些什麼? 不管你認為它是羅斯萊斯,或僅是輛skoda捷克國民車。

沒有任何工作是微小的,去向同事,朋友或親朋好友推介;在公司開始ㄧ個雅肯靜坐初級班;或在下次團體靜坐帶點小點心。 或者當雅肯的志工。 未來從此刻開始,至少在明年的7/25,有個在瑞典Lundsholm即將開始的雅肯青年營,我們可以相約再見。

今(2016)年的瑞典紡織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時尚設計科的教授對畢畢生說,即使你多年苦心創作的時尚可能在ㄧ夜之間煙消雲散,還是繼續創作吧。時尚設計領域雖與雅肯南轅北轍,但他所說不失為作為對雅肯的忠告。

“繼續做吧",是能讓雅肯成長。我們有限的資源,例如行銷,雅肯某方面說其實也是脆弱的。 然而1966那些創立雅肯的挪威大學生,以及那些後來加入雅肯的人,可曾想像今天有個來自16個國家近500位靜坐者的夏日靜坐營呢! 我們無法知道我們能為未來帶來什麼,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創作、繼續做就是了。

雅肯靜坐法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係基於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落實於日常生活。在台灣由雅肯靜坐學會開設初級課程教導,有完整的教學系統,學過初級課程後即可在家自行操作。有關學習雅肯的初級課程,請點選初級課程

今(2020)秋11月8-14日,賀倫博士即將來到台灣帶領雅肯靜坐者的一週長時間靜坐營,靜坐營每晚的夜間座談可以與賀倫討論靜坐體驗,係由艾皓德老師現場全程口譯,機會難得請勿錯過。尚未學過雅肯靜坐的人,歡迎先參加台灣雅肯之家辦理的初級班。

走過半世紀的雅肯

acem_logo_burgundy-580x417

2016年,國際雅肯在這個世界上已有50年,台灣雅肯也有30年。

在這世界上約有10萬人,包括好幾千個臺灣人曾經享受或正在享受雅肯靜坐的功效。

除了享受靜坐的直接效果外,還帶來對家庭和工作、對社會和文化,以及對周圍環境的良好影響,。因此這次雅肯50週年的慶祝活動,就以雅肯對社會的貢獻為主題,如上所說,雅肯雖然以個人為主要的對象,但在某一程度上也可以促進社會的良好發展。

自1966年雅肯靜坐創立以來,雅肯努力於促進個人和社會從內往外的變化,而不同於政治團體的追求從外往內的改變。

近代有兩位很受尊敬的政治人物,倒是非常重視靜坐 – meditation:南非的曼德拉在坐牢的23年中,天天都藉著靜坐和冥想來日省其身。緬甸的昂山素姬說,靜坐讓她在人生最痛苦的時段裡仍然能抬起頭來,不失去信心。這兩位比起大部分的政治家,為自己的國家、為全世界付出更多。他們能這樣做,應該跟他們個人的人格素質與他們的靜坐經驗都有關係。

60年代在歐美的學生運動曾經崇尚革命,而當年參加運動的學生,現在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逐漸走向日暮。現代人已經告別革命,因為了解了對社會的貢獻,是來自許多不同的方向 – 包括一些人們平日裡很少可看到的或聽到的。政治活動只是其中一個通往社會發展的道路。其它貢獻來自科學、文化、哲學、衛生、社團、組織等等。當然,還有靜坐。

雅肯可以說是60年代學運裡一個很特別的的產物,比較沒有受到當時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而是把重點放在內心中的個人成長。因為一個人要真正走出去同時,其實更需要走向內心、打開內心。

雅肯的歷史證明:每天花1小時來閉上雙眼可以讓我們在睜開眼睛的其他時段中獲益匪淺。

%e5%8f%b0%e7%81%a3%e9%9b%85%e8%82%af%e5%89%b5%e7%ab%8b%e4%ba%ba

目前的台灣雅肯發展得還不夠大,它對台灣社會的主要貢獻在於靜坐的教導,最近1年還加上了瑜伽的教導。但最近的它還有一個小小貢獻就是,台灣雅肯之家所在的這整棟大樓的長年公共漏水問題,影響所有住戶,最後還是台灣雅肯這個閉上眼睛的靜坐團體,藉由一位雅肯靜坐者的協助,終於解決了
。雅肯能在台灣發展,係由於許多人的投入,所以我們才能夠今天在這裡,尤其一開始就學雅肯靜坐的簡曜輝教授和鄭桂香小姐等人,要不是他們當時堅持與我及國際雅肯保持聯絡,今天也就不會有台灣雅肯。

國際雅肯呢? 從它過往歷史來看,類此外在的投入精神更加明顯:

在挪威,雅肯曾經在首都奧斯陸,辦過全國規模最大的跳蚤市場,造福7、80年代樸實的挪威人,有能力獲得有價值又有用的各項物品,更不用說,這對資源再利用的貢獻了。

在挪威,雅肯也是早年打破政府對廣播市場的壟斷的重要力量,因為從1983年到現在,一直擁有自己的廣播電台。

在挪威,雅肯舉辦過許多文化活動,邀請過好幾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其他人權鬥士來訪挪威並發表演講,其中包括有三次邀請到達賴喇嘛(他也是重視靜坐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

在挪威,雅肯以自己的獨特立場,加入挪威關於吸毒問題的重要爭論。

在挪威,雅肯辦理過難民和申請政治庇護者中心,提供他們暫時的落腳之處。

在挪威,從1970年開始,雅肯每年都舉辦過溝通團體課程–因為惟有深入的了解自己,才能夠真正的了解別人。

在歐洲、美洲和亞洲,雅肯也一直努力在各國成立法人團體,在世界各角落裡,推廣靜坐。例如,成立台灣雅肯這樣的團體。也因此學習到一個非營利團體要在各個國家與國際上發展的複雜性,以及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今年1月世界各地的的雅肯團體,為紀念雅肯於1月27日創立,舉辦”雅肯靜坐日”。今年7月國際雅肯在西班牙庇里牛斯山舉辦了第2次世界靜坐大會,有將近5百個學員,包括20幾個臺灣靜坐者參與。今年夏天雅肯出版了《享受寧靜》的英譯本,這個新的版本,加入了兩個嶄新且重要的章節。今年夏天雅肯也出版了《衝動瑜伽》的英譯本。為了推廣這個從衝動、呼吸及體位,整合身心靈的瑜伽方法,明年2月雅肯挪威瑜伽學會會長 Anne Thomte 將與台灣雅肯合作,在台灣辦理工作坊,屆時台灣朋友就有機會學習”衝動瑜伽”。

%e4%bd%a0%e6%98%af%e8%aa%b0

自1970年代,雅肯逐漸遠離印度的靜坐理論,並多方尋求這方面的靜坐理論與體驗。有人在歐洲的修道院裡待一段時間,有人從不同的心理學派汲取靈感。很快的,發展自己的靜坐心理學就成為雅肯第一優先任務,並能以此促進靜坐的深層效果。五個十年只是這個工作的初步的開始而已。這些成了雅肯最重要的貢獻:對靜坐心理學的新了解,而這種新了解在雅肯以外也產生了不少影響。新了解的重點在於接受心中的所有意念,這與許多靜坐派別,還有許多認知治療派別,想控制內心的方式截然不同。

外在的大自然和我們內在的本性之間存在著一種共鳴。吵鬧中存在著一種寧靜,日常壓力之下也潛伏著一種力量。撇開你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爭吵、快樂、擔憂等,你到底是誰?當你閉上雙眼,日常雜念逐漸平靜下來,其他的意念才開始波動起來,那時候的你是什麼人?

人生是個旅程。雅肯提供給世界的是重要的隨身物品:靜坐聲音、輕鬆的心靈態度,以及靜坐同伴。接下來的半個世紀,我們將繼續這麼做,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在世界其他有雅肯的地方。

本文源自艾皓德2016.11.6在台北雅肯之家的演講

雅肯靜坐法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係基於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落實於日常生活。在台灣由雅肯靜坐學會開設初級課程教導,有完整的教學系統,學過初級課程後即可在家自行操作。有關學習雅肯的初級課程,請點選初級課程

今(2020)秋11月8-14日,賀倫博士即將來到台灣帶領雅肯靜坐者的一週長時間靜坐營,靜坐營每晚的夜間座談可以與賀倫討論靜坐體驗,係由艾皓德老師現場全程口譯,機會難得請勿錯過。尚未學過雅肯靜坐的人,歡迎先參加台灣雅肯之家辦理的初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