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上最爛的人學了靜坐

今年二月在台灣上映的一部挪威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

獲得坎城最佳女主角及奧斯卡提名

電影裡的女主角茱莉亞,將滿30歲,快步入成熟的成年生活。但她一向猶豫不決。在學校時幾次轉科系,從醫學轉到心理學,最後選了攝影。畢業後,在一家書店工作,還是沒有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同居男友想要個孩子,而她自己則不清楚。然後,她出軌認識另一個男人,這樣的關係也是維持不了多久,似乎以遺憾的心境終其一生。

在生活中迷失

從茱莉亞身上,相信不少現代人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茱莉亞一直在跑、一直在逃。她受不了看到真實的自己,所以她的做法就是不跟自己、他人連結。在學的轉學,最後選擇了攝影,可以作為一個被動的旁觀者;職場的無奈;親密關係無法持久。

雅肯的資深靜坐老師Ellen Gravklev,在看電影後,寫了一篇「當世界上最爛的人學了靜坐」。在靜坐裡,無論出現的是,生活裡的卡卡的人際關係、學業上的猶豫不前、面對職場上的挑戰或困難,靜坐者越能以輕鬆的心靈態度回去默念靜坐聲音,越能讓自己接近真實,不再抗拒或逃避,能夠有更寬廣的空間及抉擇彈性。

靜坐冥想的方法很多,找到能讓自己持續做下去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挪威發展出來的雅肯靜坐法以現代心理學發展為基礎,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簡單易學,五人就可成班開課。

最近實體初級課程將於10/7起陸續有不同日期的平日班及假日班開課:

平日週五上午班: 上課日期10/7, 10/14, 10/21, 10/28, 11/4 每周五9:30-12:00,請點選課程名稱,瀏覽詳細課程及報名資訊。

平日週四晚上班: 上課日期11/24、12/1、12/8、12/15、12/22,每周四19:00-21:30,請點選課程名稱,瀏覽詳細課程及報名資訊。

假日週六下午班: 上課日期 10/22, 10/29, 11/5, 11/26, 12/3,每周六14:00-16:30,請點選課程名稱,瀏覽詳細課程及報名資訊。

又以上課程時間如尚未有合適者,請點選學習雅肯靜坐法,填寫你想要上課的時間,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 

想要詳讀這篇文章的原文嗎? 請點選 https://www.themeditationblog.com/when-the-worst-person-in-the-world-meditates/

編撰: 呂春熹

進入瑜伽的心流

– 談談Yoga flow

靜心瑜伽體位的練習,可以讓人進入一種深沉的寧靜又專注的狀態,稱之為Yoga flow。”Flow”在心理學裡,被用來描述了一種完全沉浸(專注)和完全投入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的令人振奮的感覺。可以提升專注、意念與創造力。這個心流(flow)語詞雖始見於上個世紀的70年代心理學研究,但在兩千多年前人類身心體驗(修行)歷史裡,培養這樣的狀態,早已成為必修技法(method)之一。

雅肯靜坐法及瑜伽體位練習裡,常常可以體會到此心流。從身體的工作進入心流,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方式。雅肯靜心瑜伽是經由鬆沉緩慢的體位練習,可以快速達到放鬆效果,更是著重於啟發瑜伽學習者,能自我發展出內部感知,覺察自己身體的能力,增強敏感度,不但能避免傷害,也因此開啟了個人進入靜心的自我探索之旅。

身體、呼吸與心靈整合

靜心瑜伽是重新認識自己身體的最佳方法。因為在靜心瑜伽體位裡,你跟你的身心同在,從呼吸、動作裡體察身體每一部位的伸與縮、靜與動。在此中,忘卻教條的規範,不勉強、不刻意地跟著心流,體察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體位練習結束後,感受那股既沉靜又開放的身心振奮狀態。無論在每一天的開始與結束,以yoga flow向宇宙頂禮,是很棒的方式。

雅肯靜坐營的長時間靜坐一定搭配靜心瑜伽,從長時間身體的靜止狀態,進入yoga flow,更容易讓我們進入這種深沉寧靜又完全投入的身心振奮狀態。

靜心瑜伽適合任何人,無論胖瘦、老少、男女,或信仰。

在目前疫情下,台灣雅肯提供遠距瑜伽,每週四晚上八點靜心瑜伽初級課程,可以單堂(90分鐘)上課,適合初學者。有意者請點選遠距靜心瑜伽,瀏覽課程資訊。

想學雅肯靜坐嗎? 雅肯靜坐法以現代心理學發展為基礎,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簡單易學,五人就可成班開課。請點選學習雅肯靜坐法,填寫你想要上課的時間,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

作者: 呂春熹 特色圖片: 心流 攝影: 陳清文

窈窕淑女與小村姑

認識雅肯的兩個北歐靜坐中心

雅肯靜坐法,發展於北歐,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以現代心理學發展為基礎,可以落實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實踐,改善身心品質。雅肯組織則是一個以靜坐教學為主的非營利國際組織,從斯堪地那維亞起源,而今遍及五大洲。雅肯的兩個北歐靜坐中心,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雅肯靜坐者在此參加長時間靜坐營。

在挪威 國際雅肯靜坐中心哈爾弗斯堡(Halvorsbøle)

哈爾弗斯堡位於挪威奧斯陸近郊,距奧斯陸約1小時車程。四周環境優美,全然體現北歐典型的靜謐與祥和。

哈爾弗斯堡原本是挪威九零年代的五星級飯店,挪威政府每年選為商議年度預算時所使用的場地,也曾經在1993年在此地舉辦以巴協商會議,促使雙方達成共識,並簽署了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

每年來此參加靜坐營達五、六百人,靜坐營提供單人套房,每間房間都是面臨朗思(Randsfjord)湖,飽覽湖光山色,堪稱薄粉淡妝的窈窕淑女!

在瑞典 北歐雅肯靜坐中心隆斯荷姆(Lundsholm)

隆斯荷姆坐落在瑞典芒根(Mangen)湖畔的一個小半島上,距奧斯陸約3.5小時車程,在瑞典阿維卡(Arvika)小鎮邊,遠離了現代都會生活的繁忙與塵囂。

靜坐中心擁有兩棟充滿傳統風格的新建築,每個靜坐者皆有獨立衛浴套房,以及一棟1850年建造的莊園建築,是靜坐者用餐聯誼的場地。該中心依山傍水,有數個1至2小時的短程健行路線,惟繞湖一圈的健行路線約需時五小時。比起雅肯國際靜坐中心的星級飯店,隆斯荷姆有如純樸清新的小村姑,獲得北歐靜坐者的偏愛。

雅肯靜坐法以現代心理學發展為基礎,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簡單易學,五人就可成班開課

你是雅肯靜坐老手嗎? 特別推薦: 國際雅肯2022深度營2022.7.23~7.30

你是雅肯靜坐初學者嗎? 特別推薦: 國際雅肯2022夏令營2022.7.16~7.23

你是年輕學子嗎? 特別推薦: 國際雅肯2022青年營2022.7.30~8.6

文章編輯: 呂春熹 特色圖片: 靜心雙美 攝影: 陳清文

參加雅肯靜坐簡章

組織介紹

雅肯靜坐學會,係國際雅肯靜坐學會在台灣的分會,係政府立案的非營利社團法人,旨在推廣靜坐方法。這個方法來自北歐,與宗教無關、無須排除雜念、無須盤腿,以現代心理學為基礎。學會提供靜坐學習、靜坐文化相關演講與論壇等活動平台。

學習靜坐方式(初級班)

課程實作與理論並進,第一堂課就教導靜坐,因此除了每次上課與同學們一起靜坐外,首次上課後就可在家自行操作運用。課程裡也有靜坐心理學的講解,是為了讓自己的靜坐體驗與理解相互印證。每次都有不同主題,循序漸進,增進理解,打好在家靜坐的基礎。

學費: 以下各項課程或活動的學費係供參考,開課時可能會依時空所需調整,請依官網上當時課程或活動資訊為主。

  • 初級課程: 一般人3200元(含教材書乙冊,價200元),35歲以下1700元(亦含教材書乙冊)。
  • 進階M1、M2: 每人2000元,本課程可以重複上課,同樣課程內容上第二次者,1000元。
  • 每月團體靜坐僅收場地清潔費100元。
  • 另有其他長時間靜坐營、演講或座談等,因性質與安排而免費或不同。

參加資格: 本學會依法僅對會員提供服務,任何有興趣的人,年滿16歲以上都可參加,請於雅肯官網上的課程或活動點選"按此報名"填妥報名即成為會員,之後即可參加初級課程等或相關活動。

課程繳費方式: 上課前會通知繳費。

退費辦法:

  • 初級課程: 首次課程前,如因個人因素無法參加,則扣除作業費100元後,退還所繳款項。又因首次課程即教導靜坐,並給予靜坐聲音,故開課後恕無法退費,但可至其他初級班的靜坐心理學部分補課。
  • 進階M1、M2: 首次課程前,如因個人因素無法參加,則扣除作業費100元後,退還所繳款項。開課後如因個人因素無法繼續上課,可待以後其他M1、M2班補課。
  • 其他長時間靜坐營、演講或座談等,因性質與安排個別不同,退費方式另行訂定。

2021年春天的雅肯靜坐初級班即將開課,請把握機會,歡迎報名。請點選下列班別,即可瀏覽各班詳細課程資訊或報名:

學會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83巷19弄5-1號1樓 辦公室電話: +886 2 23623447

直覺力- 從靜坐中生出

我們常常說直覺,到底什麼是直覺? 是第六感嗎? 或是超知覺?

讓我們先說說”用電話推銷報紙”好了! 想要說服人,尤其是陌生人,跟我們企圖說服人的內容一樣重要的是,我們說的時候所用的聲調、時機、態度、情緒與確定性。即使如此,一般想說服人時,多半還是會把注意力放在說話的內容上。

同樣地,我們在靜坐的時候,也是很在意雜念的內容,是不是”有深度”、"很表面”、"無趣的”或者”蠻有意思的”。卻沒有注意到靜坐過程裡,有很多”細微或隱晦的發生”,很難用語詞表達出來的。這些發生有其意義,但又很容易被我們忘記或忽略。

Jonas H. Meyer是位中學教師,也擅於即興鋼琴演奏,更是挪威雅肯靜坐學會年輕一代的靜坐老師,在這個視訊講座裡,想要與我們一起探究”一個厲害的推銷員是如何輕輕一推就激發了購買者的慾望”與”靜坐過程裡,我們如何打開那些細微又隱晦的發生”之間的有著什麼樣的連結存在?

講座定於2月13日週六台灣時間晚間10點。此視訊講座不收費,是對全世界所有人公開,講後有Q&A,歡迎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聽講!

視訊講座參加方式: 請點選國際雅肯視訊講座連結後,訂閱國際雅肯電子訊息(subscribe to eNews)即可。

又講座係以英文進行,如因語言限制,台灣雅肯靜坐學會可以另外安排中文群組,一邊收看英文視訊講座,一邊有中文重點翻譯,以及事後簡短的分享與討論。有興趣者,可以點選以下方式與雅肯聯絡:  雅肯官網LINE臉書

訊息編輯: 呂春熹  特色圖片:黑暗中一瞥閃亮  攝影者: 陳清文

2021年春天的雅肯靜坐初級班即將開課,請把握機會,歡迎報名。請點選下列班別,即可瀏覽各班詳細課程資訊或報名:

相逢寧靜中

編者的話: 本文作者除了是雅肯靜坐者,也是雅肯教學帶領員,其文筆賦有詩意,細膩具透,體悟深刻。在疫情下,以自己學習到的雅肯靜坐,幫助自己及他人回到身心安定。

作者: 白嘉玲

靜坐是一把打開心簾的鑰匙

當口罩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藥用酒精化身為公共場所的第一道洗禮,這不平靜的2020,遠在挪威的春熹和艾老師仍先後從北國飛回台灣,忍受14天居家檢疫的不便,這份對台灣雅肯的摯心,著實是冒著某種程度的風險。而我們,何其有幸,依然可以於此不平靜的歲暮,與自己在一週靜坐中平心相逢,也與他人敞心分享內在觸動。

現代人的忙碌,常需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事務和形形色色的人際互動。即便獨自一人,內心也常縈繞各種關係而不得閒,年齡越長,心理累積的殘餘越多,無形中限制著我們的行事與思維。自由,彷若天邊的雲彩,美麗而遙遠。

靜坐,或許就是一把鑰匙,讓我們揭開心簾,窺見豐饒。

作用發生在不知不覺中

七天的靜坐,去掉首尾兩個半天,我們有完整的五天上午,可以在靜謐的個人房間,進行四個小時的靜坐,其中一天甚至是六個小時。雅肯靜坐的可愛之處,在於【輕鬆的心靈態度】,一個舒適的坐姿,一個中性的靜坐聲音,閉上眼,打開心,在默念聲音中讓自己於數小時的內心流動裡起伏。長時間靜坐也允許做些肢體伸展甚至躺著小憩,藉著這樣的輕鬆態度讓心自然流淌,消化來自深層潛藏的、不知所以的各種殘餘。這些深藏的內在,常偽裝浮現,有時是一段自以為遺忘的記憶,有時是某個畫面或印象,有時又以強烈的情緒現身,更有甚著,是一些模糊難辨的感覺或思緒,甚至透過身體反應破繭而出,當然也很可能只是在靜坐中昏昏欲睡或倒頭入夢。這些,都是雅肯靜坐中彌足珍貴的經驗。透過這些過程,靜坐後,可能感覺輕省許多,但也可能因觸及深層意識或壓抑許久的部分而備感疲憊。

用語言多一分洞察

而這些觸動,常會引發一些情緒或自己也不清楚的片斷,他們超越語言,常戴著各種面具悠悠上場,或許有些是我們在尚未發展出語言的生命初期,就已深烙於心的感受。此時,靜坐後的輔導就更有意義了。在輔導老師陪伴和組員開放心態中進行小組輔導,用具象的語言說出靜坐中各種抽象的元素,有釋放,也有某種程度的明白,更有著與靜坐夥伴的心理接觸,而多了一分瞭解與同理,當然,中間可能伴隨著不少的眼淚。

午後,戶外散步,在大自然走走,和同伴聊聊,極為放鬆。接著有靜心瑜珈伸展肢體,晚餐前還安排一場45分鐘的團體靜坐,雅肯的安排讓靜坐營除了自己靜坐之外,也顧及其他的身心需要和人際互動,而且三餐素食美味可口,堪稱身心最好的滋養。

白天的活動隨著日落而暫歇,接著是晚飯後的座談和聯誼。此次因疫情,雅肯靜坐的創辦人,挪威的賀倫博士無法來台,但透過網路,我們可以在線上與賀倫面對面,聆聽他講述雅肯靜坐並提問,經由艾老師的中文翻譯,減少了時空和語言的隔閡,不論是對雅肯靜坐的內涵與新知,或個人經驗的解惑,都獲益匪淺。晚上座談,需要較專注的態度和動腦。因此一天最後的”聯誼活動” 恰可稍作平衡,在團康遊戲中讓自己的童心放風一下。

長時間靜坐促進日常靜坐的技巧與作用

數日沉浸於這樣的生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自己也難以預期究竟有何發現,事實上也不必預期,多了期待可能也多了一些不自覺的操控,這是雅肯的精神之一。經由靜坐中的態度延伸到日常生活,不正是鬆動某些個性僵化的契機嗎? 相信靜坐多年的人會有如是的體驗: 改變總在默默中進行,或許緩慢而迂迴,恰如賀倫所提及:人的內心像是一個黑洞,當我們從亮處進入,看不清裡面究竟有何物,但久了,會日漸清晰。只是我們的眼睛從亮處進入暗室,很快就能適應黑暗中的微光,而心靈的暗室卻需歲月推演才能略窺一二。

如此的迂迴前行,阻礙也是有的,這次的六小時靜坐,我明顯感到煩躁不耐,身體緩慢的左右傾斜,因為慢也夠安全,在靜坐聲音和身體反應的陪伴下,完成了靜坐。但煩躁感依然在後續活動中纏繞,令我萌生退意。潛意識有他的力量,透過這些負面感受,或許他企圖讓我留在原地,讓深層莫名的意識各就各位。不改變,是另一種安全。但這安全對我確實是好的嗎? 抑或只是幼時生命找到的生存之道,一直沿用至今? 每個人發展出自己的生存姿態,討好的、指責的、超理智的,或是嘻笑打岔的,這些個性態度,幫助我們用自以為對的方式活著,童年那個稚弱的孩子可能必須用此姿態博取大人關注或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歲月遞嬗,我們常常也忘了自己是個大人了,可以讓內在那個孩子安心,當那孩兒又出來哭鬧時,好好地擁抱一下,謝謝他曾經這麼努力的讓自己活著,心疼他,也釋放自己。

靜坐中讓內在自由流動,所有的情緒: 愧疚、委屈、自卑、孤獨、恐懼、憤怒、哀傷……可能傾巢而出,他們需要被看到,而非被排除。在人群中,我們很容易把他們關起來,不讓自己失態,甚至當偶而關不住時,對衝出牢籠的他們還要鞭撻一番。但靜坐中,至少在自己的安靜裡,就讓他們釋放巨大的聲響吧,桎梏多年,他們確實需要這樣的空間,雖然會讓我們很不舒服,甚且在靜坐後延宕許久。但相信這樣的彼此和解,假以時日,當我們又遭逢生命困境時,他們反而會化為一股沉靜的力量,幫助我們對現況開放而接納所有。

如果問自己: 靜坐,究竟對我是什麼? 值得每天花時間放進自己的日常嗎? 回首觀之,生命中許多的重要時刻,難以接受的關卡,或者只是每天發生的浮光掠影、內心的糾結困頓,這些不為人知的生命片段,好像就是在靜坐中與他們自然同行,恰如歲月挪移,不著痕跡卻隱然看到一條蜿蜒小徑,帶領自己繼續前行。

踽踽獨行的路上,你若偶而轉頭,看到同行的我,請給我一個微笑,感謝彼此生命的美好。

其他雅肯靜坐者分享文,請點選靜坐者畫像

本文特色圖片:  前行    攝影者:陳清文 編輯: 呂春熹

等了一年之久的報償

編者的話: 學雅肯靜坐,從一場演講裡開始,等了一年才付諸行動。或許想要補償自己等了一年才付諸行動,本文作者不僅上完初級班,接著參加一週的秋令營,究竟對她的靜坐帶來如何的影響,或許從她這短文的分享,可以瞥見一二。又讀研究所的她,以研究精神體驗雅肯靜坐,可供有意學習者參考。

作者: 蘇奕欣

話說從頭的話,要從一年多前的一場演講開始。阿德老師到我就讀的研究所演講。對當時的我來說,雅肯的方法只是跟著「非指令式靜坐1的一個名詞而已,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今年九月底我才真的付諸行動,上了初級班。之後的日常,大概是一週五天找時間靜坐。即便我不是很懷疑自己是否有實踐這個靜坐方法,相信一定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只是毫無頭緒罷了。這樣的想法驅使我報名緊接而來的秋令營:想要更加了解雅肯的靜坐方法。

秋令營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進修道院、第一次長時間靜坐、第一次吃素這麼長的時間、第一次這麼密集地和原本不認識的人講內心話(團體輔導)。優美的環境、充實的安排、親切的大家,也都讓我印象深刻。而對於參加的初衷來說,更是超越了我的想像。

每次的團體輔導2,不管是自己還是其他人的分享,老師回應和引導的方式,讓我更加具體地掌握到自己可以試著調整的地方。隔天的長時間靜坐3,想到的時候可以馬上來做做看。更遑論晚上賀倫博士的時間,其他人的提問常常直接解決我當時、甚至是還沒想到的疑惑。這整個過程,讓我對於自己是否能留在這個靜坐方法中,更加地有信心。就像阿德老師和賀倫博士強調的:雅肯靜坐是過程導向4的。而這個過程會帶我走向何方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編者按,期待奕欣的後續文章。)

其他雅肯靜坐者分享文,請點選靜坐者畫像

文中的名詞解釋:

  1. 非指令式靜坐: 一種區別靜坐種類的指標,指令式靜坐通常指靜坐時,有老師的明示、暗示,或利用物品,如蠟燭或音樂等;非指令式靜坐則是指靜坐時,在內在以開放、自由的方式進行,過程中沒有任何給予的指示,或利用物品。
  2. 團體輔導: 指雅肯靜坐學習系統,在靜坐後與靜坐者的討論形式之一。
  3. 長時間靜坐: 在雅肯靜坐學習系統,超過一小時的靜坐就是長時間靜坐。
  4. 過程導向: 指雅肯靜坐主要面向是了解在靜坐過程裡發生什麼,而不是想要達成什麼。

本文特色圖片: 豐收     攝影者:陳清文 編輯: 呂春熹

一種生命流動的體驗

編者的話: 作者雖然初學雅肯靜坐,然學習靜坐的想法已好一段時間,此期間自行蒐尋靜坐相關訊息,最後選定來自北歐,與宗教無關,基於現代心理學發展且教學系統完整的雅肯靜坐。初級課程完成後,接續參加一週的秋令營,可見其對自我成長的渴求。作者從多角度闡述,內容既詳細又豐盛。對於有意學習靜坐者,或者尚未參加長時間靜坐營者,都是個很好的參考。

——————————————————————

作者: 蔡欣泥

⼀ . [ 體 驗 雅 肯 靜 坐 的 契 機 ]

在接觸靜坐的初期階段,我是先從網路找尋適合⾃⼰的⽂章或影片來參考,但總覺還需要嘗試較有系統或引導的『入⾨靜坐課程』。⼀開始就很明確不想接觸有宗教性質,因為可能會產⽣相對應的框架或形式,對單純想練習靜坐的我來無法判斷。

在找尋的過程中發現『雅肯靜坐』,閱讀官網的內容後感覺很符合內⼼的需求,抱著想了解更多的⼼情報名了初級靜坐班。

雅肯靜坐的教室環境很舒適,初級班每週⼀堂,持續了1~2個⽉,可以感受到每個階段都有新發現,過程中也慢慢的建立了靜坐習慣!

我的初級班是由春熹老師帶領,很喜歡她比喻靜坐就像是運動⼀樣,每⼀種運動都是需要持續規律的練習,才會漸漸的從過程中體悟並熟悉掌握。

———————————————————————

⼆ . [ 雅 肯 的 秋 季 靜 坐 營 過 程 ]

結束初級班時間不久,剛好接續著的活動是每年舉辦⼀次的『秋季⼀週靜坐營』。在⽇常⽣活中真的很難體驗較深度的長時間靜坐,剛好這個靜坐營是每天4-6⼩時,⼼中覺得這真是⼀個很棒的體驗機會!

當初報名也是想到秋天氣溫涼爽舒服,在淡⽔環境清幽的聖本篤修道院中,暫時遠離市中⼼,好好的放鬆⼀星期!然後把電腦跟⼯作先暫時先甩掉!真是開⼼~

在修道院中每個房間都是簡易舒適的,每天⽤完早餐後,就可以回到房間內準備靜坐,換上舒適的衣服或者幫⾃⼰準備⼀個瑜伽墊。

在雅肯的長時間靜坐中,不⼀定要維持同⼀個姿勢靜坐,有時候也可以閉著眼,讓⾃⼰維持在最低的刺激量,輕柔的做⼀些伸展的瑜伽,或⾃然⽽然的睡著也是可以的!因為這是靜坐過程的⼀部分,去品味與感受這個過程。

在秋季營中每天都有很美味的素食餐,因為要長時間靜坐,素食會較容易靜⼼,結束後回到家也就順便維持著吃素的飲食,⾝體很容易地就適應了,也比有吃⾁時,感覺更有精神也更輕盈!

———————————————————————

每天不是只有靜坐⽽已,活動也很滿檔!

  1. 靜坐後的團體輔導時間:

由輔導老師與分組組員,⼀同討論與分享彼此的靜坐狀況。

2. 舒展⾝體的瑜伽時間:

每天最期待這個時間!有時躺在瑜珈墊上舒服到差點睡著。

3. 每晚的提問:

原本預定在秋季營期間,雅肯靜坐的創始⼈ – 賀倫博⼠也會來到台灣,因爲疫情的原因,改由線上視訊的⽅式。⼤家可以提問長時間靜坐過程中的任何問題。博⼠針對每⼀個問題會提供⼀個很全⾯的回覆,⽽每個⼈可以從這個多⾯向的回覆中,依據⾃⼰階段性的過程狀態,得到相對應的解答。

4. 團體活動:

歡樂的遊戲時間!雖然⼀整天下來,最後的這個團體活動時間會比較疲累,但是這個時間產⽣的連結卻是很重要的,透過簡單的活動,⼤家⼀起玩⼀起笑哈哈,這樣開⼼的交流互動,熟悉彼此。你會對每個⼈有更多立體⾯向的建構!

每個⼈會跟你原本以為的有更多的可能性

(原來以為很內向的⼈也有很放開耍寶的時刻)

(原本以為嚴肅的⼈其實也蠻幽默愛演戲的)

感觸最深的是:

在⼀個簡單的遊戲的進⾏過程當中,

卻間接溶解了⼀個⼈深埋在內⼼很久的某種糾結。

———————————————————————

三. [ 對 於 雅 肯 靜 坐 的 感 想]

雖然參加前實在無法想像『長時間的靜坐』應該如何進⾏,但讓我能『放⼼報名』的原因,是因為在初級班的過程中,讓我體驗到雅肯靜坐的⽅式

對於個⼈的靜坐體驗幾乎『沒有框架與限制性』

是『包容⼒與接納度非常⾼的⼀種內在練習』

且尊重個體在靜坐中的所有經歷!

當然雅肯在靜坐⽅法中,是有⼀些基本原則的

例如:可以輕鬆舒適的坐在椅⼦上,保持放鬆的⼼靈態度,

反覆默念靜坐聲⾳,聲⾳是⼀種中性的⼯具,

它不具備任何特定的意義。它可以是⼀⾯鏡⼦,

反應出靜坐者的個性/⼼境/情緒/狀態。

沒有框架不代表可以怎麼做都⾏,⽽是在不預設任何立場的⽅式,

讓每個⼈在屬於⾃⼰的靜坐練習中,體驗與接納所有過程。

———————————————————————

四. [ 練 習 靜 坐 的 初 衷 ]

秋季營結束後,回到家中的⾃⼰在⼀次靜坐中,

思緒還沉靜在這⼀週體驗的感受中,

不禁回想起當初為何想要接觸靜坐的那個初衷。

那個初衷是:想要變成更好的⾃⼰

更好的定義包含是:

– 我如何能從錯誤中學習

– 我如何能更善待所有⼈事物

– 我如何實踐⼼中的那個美好

– 我如何原諒與接納所有好與壞的

練習覺察每⼀個想法 / 話語 / ⾏為背後的動機,

⽤不同的⾓度觀看,跳脫原本的慣性,

不帶著批判,⽽是包容/接納,在⽣命的流動中順勢⽽為。

⼈⽣的片刻是⼀幕幕的舞台劇,

儘管在同⼀個地⽅,跟同樣的⼈,做同樣的事,

我們都沒有辦法再重新創造⼀模⼀樣的劇情。

所有變化都是每⼀刻每⼀秒的發⽣。

靜坐是⼀個最簡單,是每個⼈都可以信⼿捻來的⼯具,

探索⾃⼰通往隱藏在冰⼭下那片未知的跨越⼆元的。

感受⼼與世界的流動成為像⽔⼀樣的存在。

⽔可以成為冰 / 成為海 / 成為雨 / 成為雲,

每個型態都是不同的名詞,但在本質上卻是⼀樣!

———————————————————————

五. [ 想 要 感 謝 的 ]

在秋季營,真的很謝謝遠從挪威來的阿德&春熹

兩位雅肯老師在疫情的這段期間,⾶來台灣隔離14天,

結束回到挪威後,⼜要再接續著隔離⼀次。

可以感受到每⼀位雅肯靜坐的夥伴與志⼯老師

非常認真的參與與籌備這次的秋季營,

他們也是長期靜坐的體驗者知道靜坐的好處多多!

⾃⼰在這個體驗中獲益很多 ,希望將這個經驗

與啟發的瞬間擴散給更多⼈!

⼤家不只是從靜坐的體悟中去實踐⽣活的⼈,

每個⼈在各⾏各業也有⾃⼰領域的專精,

真是深藏不露!

在今年的這個狀態,無論什麼都是相對的不容易,

也特別珍惜台灣還可以相較其他國家正常的⽣活著。

希望這篇⽂章可以提供想要嘗試靜坐的⼈,

能更加了解雅肯靜坐,也願意來體驗看看!

也很期待下⼀次在靜坐營與⼤家再相⾒ : )

其他雅肯靜坐者分享文,請點選靜坐者畫像

本文特色圖片:  生命的流動   攝影者:陳清文 編輯: 呂春熹

靜坐帶來成長的滋養

編者的話: 作者學雅肯靜坐有六年,第五次參加長時間靜坐營,另外也在雅肯帶領電影欣賞,將其多彩人生經驗,勘入賞析,甚受歡迎。她又是如何能把自己的長年慣性模式轉化而為成長帶來滋養的呢?

作者: 李苓熙

ACEM雅肯靜坐2020秋令營,11/15-21(長時間靜坐營)。是的,今天結束了,出關回到家了!這一週都吃素,今晚回家後的晚餐,嗯,自己還是決定吃素,似乎沒有吃肉的慾望。這樣也挺好。(編者按,學習雅肯靜坐並無飲食禁忌,只是在長時間靜坐營以供應奶素,清淡身心。)

地點在淡水聖本篤修道院裏的靜心會館。最近跟天主教堂很有緣,上週才在屏東參觀了年代久遠的萬金聖母聖殿、還有充滿原住民色彩的佳平法蒂瑪聖母院。淡水聖本篤是修道院,所以環靜清幽靜謐,是靜心的好地方。

加入雅肯靜坐六年了,這是第五次參加長時間靜坐營。這次在靜坐過程中,一樣有觸發內心深層的議題,一樣出現曾經浮現的悲傷畫面,一樣有夢。但我平靜多了,自省的敏感度增加,一樣的事件有了更多面向的看見與理解。當扁平的事件變成立體,當情緒感受不再只有自己的,當抽離了執著的自己,看見了更多人性,那麼枷鎖輕輕地消失於無形就成為一種恩典,一種成長的禮物。

謝謝雅肯人全志工的無私付出,晚間還有四場遠在挪威的創辦人賀倫博士的現場連線演說、釋疑。艾老師的即時翻譯、開場以及總結。新學員老學員都能在談話中得到更多的益處。

雅肯靜坐營有一項特色,每晚都有一段學員互動的聯誼活動。這次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有趣,有動手數數、聲音表演、音缽體驗、跳舞、猜猜看、短話劇、亂問亂答……..每晚我都開懷大笑。在身心都放鬆的靜坐營裡,大家沒有形象、放開尺度,這真是太好的釋放,也讓我們知道,有些事,輕鬆一點,會發展得更好。

這也是雅肯靜坐開宗明義第一條原則:以輕鬆的心靈態度,默念靜坐聲音。

能有這樣的一週,非常幸福!

其他雅肯靜坐者分享文,請點選靜坐者畫像

本文特色圖片: 滋養     攝影者:陳清文 編輯: 呂春熹

12月14日週一M1班要開班了

雅肯有M1課程已有多年,2018年開始有嶄新的課程設計。只要你上過初級課程即可報名,也建議曾經上過舊版本M1課程的學員來參加新的M1課程。

在靜坐初級課程之後,就完全可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然而自己靜坐一段時間後,容易忘記靜坐心理學的理解。此時如果想加深靜坐效果、鞏固自靜坐習慣、增加對靜坐的了解和掌握,便可參加M1第一雅肯靜坐進階課程。此課程分為五次,每次討論一個促進靜坐過程的主題:

一、靜坐方法的利刀:靜坐聲音的運用
二、成長過程的障礙:專心的心靈態度
三、突破自我的契機:輕鬆的心靈態度
四、自我意像的投影:判斷和後設思想
五、靜坐過程的持續:培養靜坐的習慣

這次即將於12/14週一晚上開始上課的M1班開課資訊詳細如下:

上課日期為12/14、12/28、1/11、1/25、2/8,每週一晚上 7:00~9:30,共五次課。

上課方式: 每一堂課的開始都會先安排團體靜坐,然後用已擬定出的問題來討論自己靜坐過程中的議題。通過這樣的討論,不僅能探討自己的靜坐,更能同時分享其他人的經驗,增進靜坐技巧,並培養規律靜坐習慣。

帶領人–林婉玲、白嘉玲

繳費方式: 學費2000元 (上過新版M1舊生1000元),請轉帳或匯款至第一銀行(007) 營業部 帳號: 093-10-158502 戶名: 中華民國雅肯靜坐學會 繳費後請把您的帳號後五碼、姓名、匯款金額+"週一M1″,以簡訊發至0952452129盧小姐

按此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