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裡的雙面刃

偶爾覺得與某些人的關係卡卡的,有時候似乎自己知道原因,有時候卻覺得莫名所以。無論怎樣,這樣卡住的人際關係,不知不覺中帶來某些壓力,尤其如果對方是日常生活裡無法避免的人。若是想說,這些沒什麼緊要,而將想法和情緒予以壓抑,遲早它會向我們反撲而來,例如終於忍不住大吵一場,造成難以收拾等等。

另外,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近來流行說”自我感覺”,其實我們似乎常常沒能覺察真正的自我感覺,因此,偶爾會引發內心種種的衝突,例如:在焦躁不安與專注之間的無所適從、在滿足感與羞愧感之間有所矛盾、甚或可能引發懊悔或是自責。這些也會在長期裡為自己帶來壓力。

接納自己生活中不完美的部分,並與之和平共處,將有助於釋放和減輕我們的壓力,對長期的健康而言,也是有益的。但到底如何才能真正的接納呢?

靜坐中所孕育的心靈自由,帶來靈敏感及內在省思的能力所需的養份。而這兩者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智慧與健康的有力工具。

2023年元月十五日周日下午13:30歡迎雅肯靜坐者回到雅肯之家跟台灣新一代講師們一起討論靜坐,並聽聽有關”AI 社會雙面刃與雅肯靜坐”演講!

詳情請點選雅肯國際靜坐日

編撰: 呂春熹 特色圖片: 2023心靈解鎖 提供者: Cdd20/pixabay

心靈之外的心靈

如果放開我們的心靈去漫遊,會到達哪裡呢?

現代社會經常讓人充滿無力感,覺得沒有根基,沒有立足點,找不到生命可著力處。

艾皓德博士,挪威奧斯陸大學文化研究與東方語文系教授,在挪威雅肯擔任會長,並兼任國際雅肯秘書長。將在這個週六台灣晚上10點開始的遠距座談討論現代生活以及靜坐的挑戰。

人類靜坐已有數千年之久,有部分是為了健康及幸福,有部分是為了個人成長,也有部分是為了超脫這些世俗關注之外的東西。

雅肯靜坐法是立基於現代科學,然而不同的靜坐傳統所討論的經驗,對有關靜坐過程,到底能告訴我們些什麼,仍然值得探討。 他們對於我們帶著的,進入靜坐過程的資源或者包袱說了些什麼? 或者對於我們該如何從中解放這些東西,又說了些什麼?

更詳細的說,無論在日常生活或靜坐裡,對於到底該怎麼對待分心,他們說了些什麼? 以及當我們放開,讓心靈神遊去時,又會帶我們到哪裡?

遠距座談定於4月10日週六台灣時間晚間10點。本座談對外開放,不收費但歡迎贊助。全程約1小時又15分鐘。

視訊座談參加方式: 請點選國際雅肯遠距座談連結後,訂閱國際雅肯電子訊息(subscribe to eNews)即可。

又座談係以英文進行,如因語言限制,台灣雅肯靜坐學會可以另外安排中文群組,一邊收看英文視訊,另一邊收聽中文重點翻譯,以及事後簡短的分享與討論。有興趣者,可以點選以下方式與雅肯聯絡:  雅肯官網LINE臉書

訊息編輯: 呂春熹  特色圖片: Ichad Windhiagiri from Pexels

2021年靜心瑜伽第一期週六班正在開課中,歡迎隨時報名上課。另第二期週三班即將於5月5日開始上課,每堂課都是獨立課程,可以單堂或購買上課卡(無期限)上課。後續也有第三期週六班、第四期週三班也規劃完成。報名請點此連結 ,瀏覽相關詳細資訊。

對學過雅肯靜坐者的提醒: 國際疫情雖然嚴峻,在台灣的我們是幸運,也是幸福的,很多活動仍然可以進行。4/30晚上至5/2下午,雅肯週末營在淡水國泰訓練中心,照每年計畫進行。我們豈能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詳細資訊及報名,請點選週末營

緊跟不放的影子- 羞愧感

羞愧感跟自我有關,偏偏一般人對兩者的連結較無自覺,甚至可能會以其他感覺或反應,投射到別人身上。例如,故意輕忽他人、突然有暴怒感,或容易責怪他人或愛批評。

這種深層心理結構塑造在我們身心由來已久,靜坐過程裡出現的後設思想提供了我們最佳的途徑去察覺這個容易偽裝的自我感,並發現它像個緊跟不放的影子,對生命帶來限制與扭曲。

國際雅肯將針對此主題於10月3日週六台灣時間晚上10點舉辦視訊講座,與大家探討下列問題:

  • 靜坐能讓我們抓出這個緊跟著我們的背影嗎? 
  • 僅僅了解羞愧感卻難於擺脫它,對我們有幫助嗎?
  • 羞愧感可能代代遺傳嗎?
  • 羞愧感,除了自我意象,在社會上,例如大選時的辯論,或者種族歧視議題,其實也無所不在,如此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 如何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裡,與羞愧感相處呢?

講座簡介

顏悟樂(Ole Gjems-Onstad) 挪威BI商學院財經法律教授,著名的社會評論家。也是國際雅肯靜坐學會會長,雅肯高級靜坐老師群(Initiator)之一。

哈美德(Merete Hetland) 生於1961. 哥本哈根國家醫院風濕病學顧問,哥本哈根大學風濕病學臨床外科教授,也是雅肯高級靜坐老師群(initiators)之一。

此視訊講座不收費,是對全世界所有人公開,講後也提供問與答時間,歡迎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聽講!

視訊講座參加方式: 請點選國際雅肯活動連結後,訂閱國際雅肯電子訊息(subscribe to eNews)即可。

國際雅肯靜坐學會旨在推廣靜坐,所謂雅肯靜坐法,無涉宗教,無須盤腿、不須放空,是基於心理學,簡單易學。有興趣者,可以點選以下方式與雅肯聯絡: 雅肯官網LINE臉書

訊息編輯: 呂春熹

你人生的舞台由誰導演

常聽得人家說,"我"是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但似乎人生裡重要的決定卻時常不在自己掌握中。不要說身旁重要關係人,就連自己都會無意識中,被來自深層心理結構帶來的波動所影響。

如果我們逃避探索自己深層心理結構的機會,讓它埋藏在無意識裡,時不時刺一下這裡,戳一下那裡,讓自己搞不清楚自己何以出現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覺,任由自己- 說一輩子太過,但可能在人生關鍵時刻,迷迷糊糊地過了。

Christopher Grøndahl是挪威小說家及劇作家,所寫電影Nokas得過The Norweg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Haugesund(相當台灣金馬獎) 最佳原創劇本獎。他也是雅肯高級靜坐老師,定於8月29日週六台灣時間晚間10點主持視訊講座(webinar),從電影到真實人生,與我們一起探討"如何重寫人生劇本"。

此視訊講座不收費,是對全世界所有人公開,講後也提供問與答時間,歡迎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聽講!

視訊講座參加方式: 請點選國際雅肯活動連結後,訂閱國際雅肯電子訊息(subscribe to eNews)即可。

又講座係以英文進行,如因語言限制,台灣雅肯靜坐學會於當晚辦理聚會收看講座,並有中文重點分享及討論。有興趣者,可以點選以下方式與雅肯聯絡: 雅肯官網LINE臉書

訊息編輯: 呂春熹

特色圖片: 台灣鳳蝶 攝影者: 陳清文

防疫下的大國與小我

大國對於防治新冠病毒的想法

英美兩國在防疫措施的差異,其實跟國力的現況很有關係,也就是目前國家可用資源,英國是採公醫制度,跟台灣的全民健保有點類似(但沒有台灣的方便),多年來此制度一直風雨飄搖,財務艱難地維持著,所以現況下很難在榨取出多餘可用資源來防治新冠病毒,因此一直以拖待變。

而美國是採取醫療保險,一向對收稅很保守,盡量把資源留在民間。所以這次美國的防疫是從民間機構(例如google、Roche等等)先有動作,政府部門也是先觀望著。

無論英美的防疫專家大多認為此病毒往後捲土重來的可能性甚高,如果想讓全民防疫力提高,就要讓多一點人傳染上,以便以後先用自然抗體來防疫。

這兩個國家機構的動員是一直到最近(3/16)才強力起來,而拖到此時的動員,固然帶來些搶購等亂象,但在這個時機點下訂定的防疫措施,比較不會引起一向對人權與自由非常重視的英美民眾的不配合。

德國的做法又有些不同。德國在初期有確診病例出現時,政府火速追蹤病患所有連結,嚴陣以待。但在義大利發現病例,且歐盟仍不封界後,了解大爆發免不了後,反而淡定,利用家醫制度把所有輕症和無症狀患者留在家裡自我隔離,以保醫療資源的善用,開始打持久戰,在大範圍內與病毒共存。甚至還可以接受來自義大利的患者,分享醫療資源。

因此我們看到的,主要是因國力與民情不同,面對疫情的態度,與其他國家(例如我們台灣)也大不同。一位移居德國的中國人,看著德國與德國人面對疫情的生活態度,說道: ” 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國家拿出了不同的應對策略,疫情是一個視窗,通過這扇窗,我們能瞥見一個國家和它的國民最真實的一面”,說得真好! 相對而言,個體也是如此吧。

對小我所引起的省思

既然國力與民情這麼重要,回過來看看我們小小的個人,在現況下,個人的資源及態度也是防治疫情的重要關鍵。此處我們先不談經濟,因為如果新冠病毒每隔段時間捲土重來,或者未來又發現新的XX病毒,無論經濟好壞,大家在目前現實生活所受到的衝擊,拉長來看都不會有太大差異的。

國家的國力與民情,在個人身上,是否可想成個人資源與態度呢? 這段日子,從一些事件發生(例如對照樣出國趴趴走的人),我們看到大多數的人的反應,因為緊張、恐懼而引起的憤怒反應,比過去更快更強烈。如果說,自然界裡存在種種病毒,無論如何都有機會入侵人類,那除了日常建立起防疫的好習慣外,個人的能量、資源及態度,顯然都是讓生活所受衝擊減少的關鍵。

那所謂能量、資源或態度指的是什麼呢? 我們看到很多防疫人員、醫療人員在工作岡位上所表現的無畏的勇氣,還有很多志願工作者投入各項社會協助等的愛心,甚至是我們個人為了自己、親愛的家人、親朋好友,配合防疫所投入的精神,都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表現,這些都是能量、資源及態度。層次走得越深、越細膩、越靈敏,我們長時間面對變化多端生活的能量、資源及態度就越豐富,越有彈性,也越能在浩瀚宇宙裡找到安身立命著核心。

找出方法,讓我們在生活裡更敏銳、更有彈性與更具同理心…… 學習雅肯靜坐法長時間靜坐機會

靜坐者的體驗分享….. 靜坐者畫像

感謝陳清文提供文章特色照片: 早晨的雪山

今(2020)秋11月8-14日,賀倫博士即將來到台灣帶領雅肯靜坐者的一週長時間靜坐營,靜坐營每晚的夜間座談可以與賀倫討論靜坐體驗,係由艾皓德老師現場全程口譯,機會難得請勿錯過。尚未學過雅肯靜坐的人,歡迎先參加台灣雅肯之家辦理的初級班。

一份初衷 一個理想

一份初衷  一個理想          

——微觀企業對社會承諾的實現

 

在台灣有個公司叫做四零四科技,屢獲全球知名人力資源顧問公司Aon Hewitt頒發「台灣最佳雇主獎」,甚至在社會上發展出來稱之為“MOXA文化”。不僅在專業上協助員工成長,甚至照顧到身心靈部分。以業界少有,完全自主經營的員工餐廳,嚴選有機具履歷的健康食材,照顧員工食的健康。多年來對員工的承諾與堅持,所形成的Moxa文化與理念,是牽動員工向心的能量。

最佳雇主獎

雅肯靜坐者張麗慧是該公司基於此理念所創設的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張麗慧12月21日星期四晚上18:30 – 20:30於雅肯之家,將為我們呈現該公司如何「以人為本,從心出發」的理念,結合愛心與資源,以帶動科技、人文的互動,回饋社會。

雅肯辦理文化講座,著眼於社會與個人的種種現象或發展。講座活動包含演講約40-60分鐘,最後時段則開放問與答。講座是對外開放,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者踴躍參加,無需事先報名,有疑問者可洽詢02-23623447

活動時間:  2017年12月21日星期四

                   晚上18:30-20:30

活動地點: 台北雅肯之家 (請點選" 交通諮詢 “)

 

夢與靜坐

夢是一種夜裡的自然心靈活動,與靜坐一樣有時觸及潛意識的內容。

夢跟靜坐一樣,都把我們帶離表層生活,接觸更真實的自己。

夢與靜坐

夢是內在智慧捎給我們的甁中信,只是我們需要學習解讀這封信的方法。

11月24 日星期五晚上在雅肯之家有場夢與靜坐的講座。韓麗娟是雅肯靜坐者,目前是雅肯準靜坐講師,過去10多年來麗娟帶過很多團體,讀夢的經驗也很豐富,自從學習雅肯靜坐後,她發現有很多靜坐者在靜坐裡也出現夢境,究竟睡眠裡的夢境與靜坐裡出現的夢境有何關係呢?  是這次講座的中心主題。

麗娟個人生活照雅肯辦理文化講座,著眼於社會與個人的種種現象或發展。講座活動包含演講約40-60分鐘,最後時段則開放問與答。講座是對外開放,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者踴躍參加,無需事先報名,有疑問者可洽詢02-23623447,或請點選 " 夢與靜坐網頁

活動時間:  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晚上19:00-21:00

活動地點: 臺北市雅肯之家 (請點選" 交通諮詢 “)

雅肯靜坐法與宗教無關、無須盤腿、無須排除雜念,係基於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落實於日常生活。在台灣由雅肯靜坐學會開設初級課程教導,有完整的教學系統,學過初級課程後即可在家自行操作。有關學習雅肯的初級課程,請點選初級課程

今(2020)秋11月8-14日,賀倫博士即將來到台灣帶領雅肯靜坐者的一週長時間靜坐營,靜坐營每晚的夜間座談可以與賀倫討論靜坐體驗,係由艾皓德老師現場全程口譯,機會難得請勿錯過。尚未學過雅肯靜坐的人,歡迎先參加台灣雅肯之家辦理的初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