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對於防治新冠病毒的想法
英美兩國在防疫措施的差異,其實跟國力的現況很有關係,也就是目前國家可用資源,英國是採公醫制度,跟台灣的全民健保有點類似(但沒有台灣的方便),多年來此制度一直風雨飄搖,財務艱難地維持著,所以現況下很難在榨取出多餘可用資源來防治新冠病毒,因此一直以拖待變。
而美國是採取醫療保險,一向對收稅很保守,盡量把資源留在民間。所以這次美國的防疫是從民間機構(例如google、Roche等等)先有動作,政府部門也是先觀望著。
無論英美的防疫專家大多認為此病毒往後捲土重來的可能性甚高,如果想讓全民防疫力提高,就要讓多一點人傳染上,以便以後先用自然抗體來防疫。
這兩個國家機構的動員是一直到最近(3/16)才強力起來,而拖到此時的動員,固然帶來些搶購等亂象,但在這個時機點下訂定的防疫措施,比較不會引起一向對人權與自由非常重視的英美民眾的不配合。
德國的做法又有些不同。德國在初期有確診病例出現時,政府火速追蹤病患所有連結,嚴陣以待。但在義大利發現病例,且歐盟仍不封界後,了解大爆發免不了後,反而淡定,利用家醫制度把所有輕症和無症狀患者留在家裡自我隔離,以保醫療資源的善用,開始打持久戰,在大範圍內與病毒共存。甚至還可以接受來自義大利的患者,分享醫療資源。
因此我們看到的,主要是因國力與民情不同,面對疫情的態度,與其他國家(例如我們台灣)也大不同。一位移居德國的中國人,看著德國與德國人面對疫情的生活態度,說道: ” 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國家拿出了不同的應對策略,疫情是一個視窗,通過這扇窗,我們能瞥見一個國家和它的國民最真實的一面”,說得真好! 相對而言,個體也是如此吧。
對小我所引起的省思
既然國力與民情這麼重要,回過來看看我們小小的個人,在現況下,個人的資源及態度也是防治疫情的重要關鍵。此處我們先不談經濟,因為如果新冠病毒每隔段時間捲土重來,或者未來又發現新的XX病毒,無論經濟好壞,大家在目前現實生活所受到的衝擊,拉長來看都不會有太大差異的。
國家的國力與民情,在個人身上,是否可想成個人資源與態度呢? 這段日子,從一些事件發生(例如對照樣出國趴趴走的人),我們看到大多數的人的反應,因為緊張、恐懼而引起的憤怒反應,比過去更快更強烈。如果說,自然界裡存在種種病毒,無論如何都有機會入侵人類,那除了日常建立起防疫的好習慣外,個人的能量、資源及態度,顯然都是讓生活所受衝擊減少的關鍵。
那所謂能量、資源或態度指的是什麼呢? 我們看到很多防疫人員、醫療人員在工作岡位上所表現的無畏的勇氣,還有很多志願工作者投入各項社會協助等的愛心,甚至是我們個人為了自己、親愛的家人、親朋好友,配合防疫所投入的精神,都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表現,這些都是能量、資源及態度。層次走得越深、越細膩、越靈敏,我們長時間面對變化多端生活的能量、資源及態度就越豐富,越有彈性,也越能在浩瀚宇宙裡找到安身立命著核心。
找出方法,讓我們在生活裡更敏銳、更有彈性與更具同理心…… 學習雅肯靜坐法 、長時間靜坐機會
靜坐者的體驗分享….. 靜坐者畫像
感謝陳清文提供文章特色照片: 早晨的雪山
今(2020)秋11月8-14日,賀倫博士即將來到台灣帶領雅肯靜坐者的一週長時間靜坐營,靜坐營每晚的夜間座談可以與賀倫討論靜坐體驗,係由艾皓德老師現場全程口譯,機會難得請勿錯過。尚未學過雅肯靜坐的人,歡迎先參加台灣雅肯之家辦理的初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