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學雅肯靜坐,從一場演講裡開始,等了一年才付諸行動。或許想要補償自己等了一年才付諸行動,本文作者不僅上完初級班,接著參加一週的秋令營,究竟對她的靜坐帶來如何的影響,或許從她這短文的分享,可以瞥見一二。又讀研究所的她,以研究精神體驗雅肯靜坐,可供有意學習者參考。
作者: 蘇奕欣
話說從頭的話,要從一年多前的一場演講開始。阿德老師到我就讀的研究所演講。對當時的我來說,雅肯的方法只是跟著「非指令式靜坐」1的一個名詞而已,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今年九月底我才真的付諸行動,上了初級班。之後的日常,大概是一週五天找時間靜坐。即便我不是很懷疑自己是否有實踐這個靜坐方法,相信一定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只是毫無頭緒罷了。這樣的想法驅使我報名緊接而來的秋令營:想要更加了解雅肯的靜坐方法。
秋令營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進修道院、第一次長時間靜坐、第一次吃素這麼長的時間、第一次這麼密集地和原本不認識的人講內心話(團體輔導)。優美的環境、充實的安排、親切的大家,也都讓我印象深刻。而對於參加的初衷來說,更是超越了我的想像。
每次的團體輔導2,不管是自己還是其他人的分享,老師回應和引導的方式,讓我更加具體地掌握到自己可以試著調整的地方。隔天的長時間靜坐3,想到的時候可以馬上來做做看。更遑論晚上賀倫博士的時間,其他人的提問常常直接解決我當時、甚至是還沒想到的疑惑。這整個過程,讓我對於自己是否能留在這個靜坐方法中,更加地有信心。就像阿德老師和賀倫博士強調的:雅肯靜坐是過程導向4的。而這個過程會帶我走向何方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編者按,期待奕欣的後續文章。)



其他雅肯靜坐者分享文,請點選靜坐者畫像…
文中的名詞解釋:
- 非指令式靜坐: 一種區別靜坐種類的指標,指令式靜坐通常指靜坐時,有老師的明示、暗示,或利用物品,如蠟燭或音樂等;非指令式靜坐則是指靜坐時,在內在以開放、自由的方式進行,過程中沒有任何給予的指示,或利用物品。
- 團體輔導: 指雅肯靜坐學習系統,在靜坐後與靜坐者的討論形式之一。
- 長時間靜坐: 在雅肯靜坐學習系統,超過一小時的靜坐就是長時間靜坐。
- 過程導向: 指雅肯靜坐主要面向是了解在靜坐過程裡發生什麼,而不是想要達成什麼。
對「等了一年之久的報償」的一則回應